诊断标准
1.激素测定
2.影像学检查(CT,MRI) 肿瘤直径<5mm者,CT较难发现,正常垂体高2~7mm,女性如>7mm,男性>5mm即有肿瘤可能。
鉴别诊断
1.空泡蝶鞍
是因鞍隔缺损,蛛网膜下腔伸展到鞍内致蝶鞍扩大,原发性者多见于肥胖妇女和多产妇,继发性者见于手术,放疗和外伤,感染及垂体瘤自发性坏死,垂体梗死后,绝大多数病人无症状,部分可有头痛 ,高血压 ,脑脊液鼻漏及少数有垂体激素的分泌减少,头颅侧位X线片上可见蝶鞍呈球形或对称性增大,头颅CT诊断率达100%,表现为鞍内CT值明显减低,增强后仍不见密度影。
2.鞍旁疾患
鞍旁疾患有感染,结节病 ,嗜酸性肉芽肿,动脉瘤 ,脑膜瘤 ,错构瘤及转移瘤等,有时症状易与垂体瘤相混淆,但鞍上病变常有颅压增高,视力 障碍,下丘脑综合征 和脑积水 ,一般内分泌表现发生在神经系统症状之后,CT和MRI有助于鉴别,感染,结节病等多有发热及相应的血液和免疫异常。
3.原发靶腺功能减退所致垂体增大
长期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性腺机能减退可导致负反馈减弱,使垂体促激素分泌增加,促激素分泌细胞增生,可引起蝶鞍轻度增大,CT和MRI有助于鉴别,相应激素的替代治疗后好转也有助鉴别。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