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一)治疗 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1.对急性继发性CAS 例如继发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急性PCH大多呈自限性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保暖最为重要。一般患者病程较短,均能自行痊愈。可以补充叶酸。 2.对慢性冷抗体型AIHA患者 糖皮质激素和脾切除效果都不佳。对贫血不重的慢性患者最重要的治疗也是保暖,即使中度溶血患者,只要环境温度超过冷抗体反应的最高温度均有效。 3.对冷抗体型AIHA患者 免疫抑制治疗有效。苯丁酸氮芥(瘤可宁)可获得满意效果,剂量为2~4mg/d,至少不少于3个月才能决定疗效。该药可使症状减轻,冷性抗体效价降低及血红蛋白上升。环磷酰胺也可应用,每天口服100mg。个别有用青霉胺而获得较好效果,它也可使冷凝集素及溶血素的浓度降低。CD20 的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产生的单克隆性IgM型冷抗体,已有用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成功的报道。 4.输血 应严格限制输血,因为冷凝集素的存在使配血发生困难,而且输血可能激发溶血。输血包括输液都必须预热至37℃方可输入。 5.血浆置换 由于冷抗体在正常体温下游离在血浆内,故血浆置换能在短时间内清除部分冷抗体,适用于重症患者,但仅有暂时效果,应与免疫抑制剂合用。 (二)预后 本症绝大多数呈自限性,不致成为慢性严重贫血的致死原因。虽然急性发作时症状严重,但几天或几周后自发缓解,但D-L抗体可持续多年,一般在2~3个月后即消失。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