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 高血压 关节僵直 结节 慢性肾损害 肾功能衰竭 血管炎 血尿 夜尿增多
免疫科 内科
无特定人群
无
药物治疗 对症治疗 支持性治疗
类风湿因子 血清补体C3 尿常规 肾病类尿常规 肾功能检查 红细胞沉降率(ESR) 四肢的骨和关节平片 肾脏超声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尿液检查 仔细的尿检分析也是区分不同类型肾脏损害的另一重要手段,膜性肾病及继发性淀粉样变为非炎症性,典型呈中至重度蛋白尿伴不很活跃的尿沉淀物及相对正常的血肌酐浓度,相比较,局灶性肾小球肾炎及类风湿血管炎通常会出现较活跃的尿沉淀物(红细胞,白细胞及其他细胞颗粒管型)而镇痛药所引起的肾病通常与较温和血尿沉淀物,肾乳头坏死所引起的肋腹痛及慢性肾衰相关,肾小球基底膜变薄通常与无症状性镜下血尿相关,然而临床与病理的关联并不是绝对的,为了明确诊断,有些病人仍需进行肾活检。 2.血液检查 (1)血清类风湿因子 (RF):有IgG,IgM,IgA3种RF,目前所用的乳胶凝集法,检测的是IgM RF,活动期50%~80%阳性,缓解期阳性率低。 (2)活动期C反应蛋白阳性,血沉增快。 (3)血清ANCA:部分RV患者可有P-ANCA阳性,靶抗原为MPO或其他抗原。 (4)关节液检查:细胞数2000~75000/mm3,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黏度低,糖可下降。 3.关节X线片 Ⅰ期:骨质疏松;Ⅱ期:关节间隙狭窄;Ⅲ期:骨质齿样破坏;Ⅳ期:关节半脱位,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4.组织活检 皮肤肌肉神经活检示坏死性全层血管炎伴单核细胞浸润,管腔狭窄,阻塞。 5.动脉造影 可显示狭窄或阻塞的血管,但无特异性。 6.肾穿刺病理 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FSNGN)伴新月体形成,可有免疫复合物IgG,IgM,IgA沉着,另外,可有与类风湿免疫反应有关的微小病变,系膜增生,膜性肾病,以及炎症相关淀粉样变,药物相关间质性肾炎应当除外。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1.有类风湿关节炎表现。 2.出现更严重系统性损害 皮下结节,皮肤溃疡,溃疡性角膜炎,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肺炎,小肠梗死 ,多发性单神经炎,肾损害等。 3.皮肤活检显示 坏死性全层血管炎伴单核细胞浸润。 4.肾病理显示局灶节段坏死性肾小球肾炎(FSNGN)伴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可有IgG,IgM,IgA沉着。 鉴别诊断 1.原发性血管炎(结节性多动脉炎 ,微型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 ) 临床表现及肾病理与RV相似,但肾病理免疫荧光阴性,ANCA阳性率高,韦格纳肉芽肿为CANCA,抗PR3阳性,微型多动脉炎为P-ANCA,抗MPO阳性。 2.系统性红斑 狼疮 除有多系统损害之外,还有血清免疫学异常:C3下降,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抗smith抗体阳性,鉴别不难。 3.痛风 可有关节肿痛,多侵犯跖趾关节,高蛋白饮食后易发作,自限性,侵犯肾脏早期为间质性肾炎 ,晚期为肾硬化,可表现蛋白尿,血尿 ,尿毒症 ,可伴痛风石,肾结石 ,但无多系统损害。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