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障碍 眼球震颤 视野缩小 偏头痛 智力减低 耳聋 小脑性共济失调 运动失调 全身肌张力障碍 单眼突然出现一过性黑蒙
眼科学 眼科 眼底
无特殊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 脑诱发电位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脑电图检查 颅脑CT检查 颅脑MRI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 PCR-SSCP分析: 是检测mtDNA 片段序列变化或突变的一种简单而灵敏的基因突变的筛选方法,并有不少改良的方法,对病史已明确的LHON进行mtDNA分子遗传学检测较易获得阳性结果,MaeⅢ识别终点的产生提高了诊断精确度,可避免假阳性或假阴性。 2.脑脊液免疫球蛋白 及细胞学检查。 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 在急性期视盘呈强荧光,血管高度扩张,视盘黄斑束毛细血管充盈,延缓缺损等,FFA检查可早期发现有发病可能的患者及携带者,因此可用于遗传咨询,对无症状而有轻微血管改变者,有可能在数年后发病。 4.脑诱发电位(EPS)以及头颅CT,MRI检查 部分病例可发现与多发性硬化相符的情况。 5.视网膜电图(ERG)检查: 可用于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凡年龄大于40岁,视力 突然下降,视野缺损不呈正切者,应考虑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可能性。但必须除外压迫性视神经病变,脱髓鞘疾病及遗传性疾患患等。 前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可根据: ①视力突然下降,典型视野缺损; ②头痛、眼痕、特别是由于颞动脉炎引起; ③视盘呈灰白色水肿; ④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显示视盘低荧光或荧光充盈慢或不充盈; ⑤手足有Raynaud现象; ⑥眼球压迫试验的眼压恢复率显著率低。 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诊断可根据: ①视力突然下降并有视野缺损; ②无头痛、眼痛; ③眼底正常或视盘鼻侧略淡,边界清; ④年龄大于40岁,常有高血压 、低血压、动脉硬化或血液成分的改变;小于40岁多有Raynaud现象,或有外伤或惊恐史等。 应该指出的是,临床上诊断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常不易,多数系推测,与球后视神经炎难以鉴别,有认为眼血流图异常或头颅CT证实有脑梗塞区等可作为参考。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