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经 乏力 甲状腺功能低下 毛发脱落 嗜睡 头痛 血沉增快 溢乳
妇产科学 内分泌科 内科 妇科 妇产科
无特定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自身免疫抗体检测 头颅平片 颅脑MRI检查 脑垂体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本病的实验室检查显示出自身免疫病的特点,如血沉加快,抗垂体抗体阳性,合并慢性淋巴细胞甲状腺炎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和微粒体及过氧化物酶抗体可阳性,有时可检出抗肾上腺抗体,抗血小板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 和抗核抗体等,血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比值升高。 内分泌功能检查显示出腺垂体功能减退及相应的靶腺功能减退的特点,但血催乳素,促甲状腺素及生长激素水平也可升高。 头颅平片 一般正常,不过,垂体明显增大的病人头颅平片也可有蝶鞍增大的表现,CT和MRI对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本病垂体CT和MRI的表现有:垂体增大或垂体占位(可伴鞍上扩展),垂体柄增粗,空鞍,垂体有囊性病变,垂体增大或垂体占位是最常见的影像学改变,约见于90%的病人,鞍上扩展亦相当常见(见于60%~70%的病人),本病垂体多呈弥漫性增大,这一点与垂体腺瘤不同,对鉴别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垂体柄增粗则较少见,多发生于神经垂体和漏斗受累的病人,空鞍和垂体囊性病变则更为少见,久病者可有垂体萎缩但蝶鞍仍扩大,少数病人垂体CT和MRI检查可无异常发现。
诊断鉴别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垂体腺瘤,细菌性垂体炎,垂体增生,Sheehan综合征等相鉴别。 1.垂体腺瘤: 分泌性垂体腺瘤多有某种腺垂体激素过多的表现,借此可与本病鉴别,分泌性垂体腺瘤中的PRL瘤易与本病混淆,但PRL瘤病人血PRL升高较本病更为明显,无功能垂体腺瘤 无垂体激素过多的症状(PRL可轻至中度升高),表现为腺垂体功能减退,与本病很相似,但无功能垂体腺瘤的占位症状(头痛 ,视力 减退,视野缺损等)较本病常见且显著,此外,无功能垂体腺瘤引起的腺垂体功能减退以促性腺激素减少最先出现且最为常见,ACTH和TSH减少出现较晚且较少见;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引起的垂体功能减退则以ACTH和TSH减少较先出现,且最为常见,促性腺激素减少出现较晚,且相对少见一些,影像学检查对垂体腺瘤和本病的鉴别有很大价值:在CT和MRI上,垂体腺瘤病人垂体为局灶性增大,本病则为弥漫性,均质性增大;垂体腺瘤可有蝶鞍骨质的破坏,本病一般没有。 2.细菌性垂体炎: 细菌性垂体炎极为罕见,为垂体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因细菌性脑膜炎 扩散所致(极少因败血症 播散而引起),细菌性垂体炎急性起病,病前多有化脓性脑膜炎 的病史,发热等全身症状明显,血象升高,借此可与淋巴细胞性腺垂体炎鉴别。 3.垂体增生: 垂体增生与淋巴细胞性腺垂体炎在影像学上几乎无法鉴别, 二者的临床表现不同,生理性垂体增生(如妊娠期的垂体增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亦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证据,惟血PRL水平可轻度升高;病理性垂体增生多有某种腺垂体激素增多的表现,如能获取垂体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则可做决定性的鉴别。 4.Sheehan综合征: 本病好发于产后,且常有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表现,应与Sheehan综合征鉴别,但Sheehan综合征病人多有产时或产后大出血史,垂体影像学检查可见垂体萎缩,无头痛,视野缺损,视力受损等表现。 5.坏死性漏斗垂体炎(necrotic infundibulohypophysitis): 坏死性漏斗垂体炎为罕见疾病,以中枢性尿崩症 为主要表现,坏死性漏斗垂体炎如累及腺垂体其表现酷似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一般需借助组织学检查方能与淋巴细胞性垂体炎鉴别,垂体影像学检查对鉴别诊断亦有意义:坏死性漏斗垂体炎多有垂体柄增粗,而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垂体柄增粗较少见。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