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 感觉障碍 踝阵挛 脊髓受压 脊髓压迫 腱反射亢进 颈部疼痛 韧带骨化 头颈部活动受限 肢体疼痛
骨科 脊柱外科 骨外科
无特定的人群
无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颈部活动度检查 颈部MRI检查 颈椎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常与颈椎病,颈椎椎管狭窄症等的表现相同,不具特征性,故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 X线平片上黄韧带骨化阴影常与椎体影像重叠而难以辨别,在侧位X线片上,可见椎板腹侧或椎板之间有密度增高的骨化块阴影,下缘位于下一椎板上缘,上缘终止于该椎板中1/2处,形状常为三角形,如骨化灶较小或辨认有困难,可摄断层片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值得指出的是,X线片上还常可观察到其他不同部位,不同韧带的骨化现象,有文献表明,在颈椎黄韧带骨化患者中,有近一半同时有脊柱不同部位的韧带骨化,如胸椎黄韧带骨化,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等,除此之外,尚可观察到其他颈椎疾病,如颈椎退行性改变,发育性椎管狭窄及先天性颈椎畸形等。 脊髓造影表现为与骨化水平相一致的完全性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在X线片上常可见不完全梗阻的压 迫源来自于硬膜囊的后方。 2.CT检查 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位于颈椎椎板腹侧的团块状骨化灶其CT值与骨相同,并可见其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颈髓,如做CT脊髓造影检查 ,可见颈髓硬膜囊的受压移位情况,进一步判定其受压程度。 3.MRI检查 MRI检查时在MRI的胸1及胸2加权矢状面图像上,增厚,骨化的黄韧带常呈低信号影突向椎管,造成颈椎背侧硬膜囊压迫,颈椎黄韧带退变增厚时,在胸1,胸2加权时也呈等信号低信号突向椎管,但两者在形态上常不尽相同,黄韧带退变时常为多节段,半圆形阴影,而骨化灶则为单节段三角形影,且压迫程度更为严重。 有学者指出,黄韧带骨化灶与其他骨组织一样含有骨髓及脂肪组织,在胸1加权像上也可呈高信号影,并有人对在MRI图像上呈不同信号程度的黄韧带骨化组织进行了相应的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发现MRI图像上是等信号强度的区域为肥厚的韧带中增生的小血管,标志着骨化进展期的开始。 尽管在横断面图像上MRI检查显示颈椎黄韧带骨化不及CT检查清晰,但其可直接进行矢状面成像,除显示骨化灶对脊髓的压迫程度外,还可反映出脊髓受压后的信号变化情况,判断疾病预后。
诊断鉴别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仅表现脊髓或轻或重的受压症状,成立诊断主要根据X线检查,脊髓造影,CT和MRI检查。 与颈椎黄韧带骨化相比,颈椎黄韧带钙化更为常见,且两者在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上较为相似,应注意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