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颈椎管狭窄症

颈椎管狭窄症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颈椎管狭窄症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便秘 大小便失禁 感觉障碍 呼吸困难 踝阵挛 肌肉萎缩 脊髓受压 尿急 尿频 四肢麻木

  • 建议就诊科室:

    骨外科 骨科 脊柱外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脑脊液常规检验(CSF) 颈部活动度检查 颈部MRI检查 颈椎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

一.X线平片检查 颈椎发育性椎管狭窄主要表现为颈椎管矢状径减少,因此,在标准侧位片行椎管矢状径测量是确立诊断的准确而简便的方法,椎管矢状径为椎体后缘至棘突基底线的最短距离,凡矢状径绝对值小于12mm,属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绝对值小于10mm者,属于绝对狭窄,用比率法表示更为准确,因椎管与椎体的正中矢状面在同一解剖平面,其放大率相同,可排除放大率的影响(图1),正常椎管/椎体比率为1∶1,当比率小于0.82∶1时提示椎管狭窄,当比率小于0.75∶1时可确诊,此时可出现下关节突背侧皮质缘接近棘突基底线的情况。 退行性颈椎管狭窄一般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甚至出现曲度反张,椎间盘退变引起的椎间隙变窄,椎体后缘骨质局限或广泛性增生,椎弓根变厚及内聚等,若合并后纵韧带骨化则表现为椎体后缘的骨化影,呈分层或密度不均匀者,与椎体间常有一透亮线,这是因韧带的深层未骨化所致,如果合并黄韧带骨化,在侧位片上表现为椎间孔区的骨赘,自上关节面伸向前下方,或自下关节面伸向前上方,脊椎关节病时表现为椎体边缘硬化及骨赘形成,而后侧方的骨赘可伸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小关节退行性变表现为关节突增生肥大,关节面硬化,边缘骨赘,关节间隙狭窄及关节半脱位等。 二.CT扫描检查 CT可清晰显示颈椎管形态及狭窄程度,能够清楚地显示骨性椎管,但对软性椎管显示欠佳,CTM(CT加脊髓造影)可清楚显示骨性椎管,硬膜囊和病变的相互关系,以及对颈椎管横断面的各种不同组织和结构的面积及其之间的比值进行测算,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突出表现为,椎弓短小,椎板下陷致矢状径缩短,椎管各径线均小于正常,椎管呈扁三角形,硬膜囊及脊髓呈新月形,脊髓矢状径小于正常,颈椎管正中矢状径小于10mm为绝对狭窄,退变性颈椎管狭窄,CT显示椎体后缘有不规则致密的骨赘,并突入椎管,黄韧带肥厚,内褶或钙化,脊髓萎缩则表现为脊髓缩小而蛛网膜下腔相对增宽,脊髓囊性变于CTM检查时可显影,囊腔多位于椎间盘水平,后纵韧带骨化表现为椎体后缘骨块,其密度同致密骨,形态各异,骨块与椎体后缘之间可见完全的或不完全的缝隙,黄韧带骨化多两侧对称,明显骨化可造成脊髓受压,其厚度多超过5mm,呈对称的山丘状,骨化的密度常略低于致密骨,骨块与椎板间可有一透亮缝隙,黄韧带的关节囊部骨化可向外延伸致椎间孔狭窄。 三.MRI检查 MRI可准确显示颈椎管狭窄的部位及程度,并能纵向直接显示硬膜囊及脊髓的受压情况,尤其当椎管严重狭窄致蛛网膜下腔完全梗阻时,能清楚显示梗阻病变头,尾侧的位置,但是MRI对椎管的正常及病理骨性结构显示不如CT,因骨皮质,纤维环,韧带和硬膜均为低信号或无信号,骨赘,韧带钙化或骨化等也为低信号或无信号,因此,在显示椎管退行性病变及脊髓与神经根的关系上不如常规X线平片及CT扫描,主要表现为T1加权像显示脊髓的压迫移位,还可直接显示脊髓有无变性萎缩及囊性变,T2加权像能较好地显示硬膜囊的受压状况。 四.脊髓造影检查 作为诊断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和椎管形态变化及其与脊髓相互关系,能早期发现椎管内病变,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及大小,发现多发病变,对某些疾病尚能作出定性诊断。

诊断鉴别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1.脊髓型颈椎病 :主要由于颈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引起的脊髓压迫症 状,多发于40~60岁,下肢先开始发麻,沉重,随之行走困难,可出现痉挛性瘫,颈部僵硬,颈后伸易引起四肢麻木,腱反射亢进,Hoffmann征,Babinski征阳性,感觉常有障碍,多不规则,浅反射多减弱或消失,深感觉存在,重者大,小便失禁,正侧位X线片颈椎变直或向后成角;多个椎间隙狭窄;骨质增生 ,尤以椎体后缘骨刺更多见;颈椎侧位过屈过伸片,可有颈椎不稳表现,CT及MRI可观察到椎管狭窄及颈脊髓受压,病损表现。 2.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病程缓慢,颈部僵硬,活动受限,临床表现同颈椎病有许多相似之处,仅以临床症状和体征难以确诊,必须借助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80%患者可确诊,表现为颈椎管前壁呈条状或云片状骨化阴影,必要时加摄断层片多可确诊,CT扫描可确诊,并可观察和测量骨化物形态分布及其同颈脊髓的关系,对本病的诊断MRI从影像学角度上其图像不如CT扫描。 3.颈脊髓肿瘤 :表现为脊髓进行性受压,患者症状有增无减,从单肢发展到四肢,小便潴留,卧床不起,感觉障碍及运动障碍同时出现,X线平片可见椎间孔扩大,椎弓根变薄,距离增宽,椎体或椎弓破坏,如瘤体位于髓外硬膜下,脊髓造影可见杯口样改变,脑脊液蛋白 含量明显增高,CT或MRI检查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4.脊髓空洞症 :好发于青年人,病程缓慢,痛温觉与触觉 分离,尤以温度觉 减退或消失更为突出,脊髓造影通畅,MRI检查可确诊,见颈脊髓呈囊性改变,中央管扩大。 5.肌萎缩型脊髓侧索硬化症 系运动神经元性疾病,症状先上肢后下肢,呈进行性,强直性瘫痪 ,无感觉障碍及膀胱症状,椎管矢状径多正常,脊髓造影通畅。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