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又称胶样假性粟丘疹(colloid pseudomilium)或皮肤胶样变性(cutaneus colloiddegeneration),有人将其译为胶状稗粒瘤或胶质粟丘疹。最早在1942年由Reuter和Way报告,皮疹好发于颜面和手背,多数为淡黄色,粟粒至扁豆大的圆形半透明扁平丘疹,很像水疱。用针挑破后可挤出有黏性的胶样物质... [详细]
是否属于医保: 暂无
发病部位: 皮肤
传染方式:无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典型症状: 瘙痒 丘疹 皮下脂肪粒 PAS ... [详细]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 支持性治疗
临床检查:临床皮肤检查:皮疹通常呈半透明状、淡...[详细]
解释:瘙痒(pruritus)是一种可经引起立即进行搔抓愿望的主观感觉。是皮肤病最常见的共同症状。由于各种皮扶病的... [详情]
解释:丘疹为高出皮肤的局限性突起,小如针头,大如黄豆,可能高耸或平坦,平滑或疣状结构,或有色素与周围皮肤颜... [详情]
解释:脂肪粒是一种长在皮肤上的白色小疙瘩,约针头般大小,看起来像是一小个白芝麻,一般在脸上,特别是女性的眼... [详情]
解释:肺泡蛋白质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简称PAP),又称Rosen-Castle-man-Liebow综合征。... [详情]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富阳区银湖街道高桥东路8号
等级不详/综合医院
石家庄跃进路179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等级不详/综合医院
广东省中山市民安北路26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哈尔滨市道里区地段街151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5号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