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皮炎 色觉异常 视物变形

  • 建议就诊科室:

    眼底 眼科 眼科学 中医学 中医眼科

  •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血常规 皮损 视野检查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重点检查项目

血常规检查可了解全身的感染状态,对疾病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Amsler方格表检查可以发现中心暗点或视物变形;视野检查 可发现相应的视野缺损;疾病急性期通常出现眼电图异常,此提示有较为广泛的视网膜色素上皮损 害;视网膜电流图和视觉诱发电位通常无改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显示与检眼镜下暗灰色病变相一致的弱荧光点,这些病变的黄白色晕状环则显示强荧光,有时视盘附近也可受累,出现强荧光点,提示可能有轻度渗漏。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检查在形态上由于色素上皮脱色素,表现为眼底及黄斑区窗样缺损的强荧光,多个窗样荧光汇集成葡萄簇样荧光斑,病变部位色素上皮的色素增生,则形成荧光遮蔽的弱荧光,表现为中黑外亮的荧光斑,有人对原先没有中黑外亮荧光斑而有葡萄簇样荧光表现的患者进行了随访,发现早期的葡萄簇样荧光斑最终变成了中黑外亮的荧光斑,因此认为葡萄簇样荧光斑也是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特征之一。

诊断鉴别

此病的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即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伴有典型的黄斑区成簇的点状病变,Amsler方格表检查,视野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和电生理检查等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鉴别诊断 1.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 此病多为双侧受累,眼前段可出现巩膜外层炎,虹膜炎,眼底出现典型的后极部扁平状奶油色的斑状病灶,位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毛细血管水平,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模糊,1/8~1/4视盘直径大小,病变可融合成片状,后期病变可累及周边视网膜,通常合并有轻度的玻璃体炎症反应,少数患者可出现视网膜水肿 或出血,视网膜血管炎 ,视盘炎 和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后极部斑状病灶于发病数天~数周内消退,可留下色素沉着或脱色素瘢痕,少数患者可伴有全身炎症性疾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发现,病变于造影早期出现弱荧光,后期则表现为强荧光,这些特点都易于将此病与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 区别开来。 2.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此病多见于20~45岁的成年人,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8∶1~10∶1,患者通常诉有视力 下降或视物模糊,视物变形,旁中心暗点和色觉异常,视力可明显下降;典型的眼底改变为神经视网膜脱离,也可出现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视网膜下渗出物沉积,多发性球形浆液性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及萎缩等多种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检查显示,急性期因有局灶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缺损,早期显示有斑块状或点状强荧光,中期逐渐扩大,可见墨迹状,蘑菇状或弥散性强荧光;晚期因神经上皮脱离呈大片强荧光,而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因有多灶性色素上皮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多部位荧光素渗漏,暗灰色点呈弱荧光,黄白色环呈强荧光。 3.病毒性视网膜炎 病毒性视网膜炎(如风疹 病毒性视网膜炎)可引起类似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眼底色素性改变,但它多见于儿童,眼底改变典型地表现为“椒盐”样改变,眼电图检查通常无异常改变,其他病毒性视网膜炎多出现较为严重的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引起视网膜水肿,出血等病变,因此,一般而言,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不难与病毒性视网膜炎相鉴别。 4.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acute macular neuroretinopathy) 此病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主要累及青年人,通常双侧受累,表现为中心或旁中心视力突然下降,黄斑区出现细小的浅层视网膜病变,呈棕红色花瓣状或楔状,持续数周或数月,视力多能恢复至正常水平,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发现中心小凹附近毛细血管扩张,也可发现黄斑病变早期强荧光,晚期染色,这些特点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