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呼吸窘迫综合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肺,弥漫性肺泡损伤,创伤性湿肺)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低氧血症 CO2潴留 呼吸性碱中毒 肺纹理增多 昏迷 呼吸衰竭 紫绀 口唇发绀 呼吸困难 抬肩以助呼吸

  • 建议就诊科室:

    内科 呼吸内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胸部CT检查 胸部平片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动脉血气分析 肺毛细血管楔压

重点检查项目

实验室检查 (一)肺功能测定 1、肺量计测定 肺容量和肺活量,残气,功能残气均减少,呼吸死腔增加,若死腔量/潮气量(VD/VT)>0.6,提示需机械通气。 2、肺顺应性测定:在床旁测定的常为胸肺总顺应性,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的患者,可按下述公式计算动态顺应性(Cdyn)顺应性检测不仅对诊断,判断疗效,而且对监测有无气胸或肺不张等合并症均有实用价值。 3、动脉血气分析 PaO2降低,是ARDS诊断和监测的常用指标,根据动脉血氧分析可以计算出肺泡动脉氧分压 差(PA-aO2),静动脉血分流(Qs/Qt),呼吸指数(PA-aO2/PaO2),氧合指数(PaO2/FiO2)等派生指标,对诊断和评价病情严重程度十分有帮助,如Qs/Qt增被提倡用于病情分级,以高于15%,25%和35%分别划分为轻,中,重不同严重程度,呼吸指数参照范围0.1~0.37,>1表明氧合功能明显减退,>2常需机械通气,氧合指数参照范围为53.2~66.7kPa(400~500mmHg),ARDS时降至26.7kPa(20mmHg), 呼吸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降低(≤60mmHg或8.0kPa);动脉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或≤200mmHg,早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正常或偏低,及呼吸性碱中毒症;后期则出现PaCO2增高及呼吸性酸中毒,或合并代谢性和(或)呼吸性酸中毒,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于吸纯氧15min后仍>26.6kPa(200mmHg),肺分流量达10%。 1、肺水肿液蛋白质测定 ARDS时,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间质或肺泡,使水肿液蛋白质含量与血浆蛋白含量之比增加,若比值>0.7,考虑ARDS,<0.5为心源性肺水肿。 2、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ACMP)测定 应用双核素体内标记技术,以113铟(113In)自体标记转铁蛋白,用以测定肺的蛋白质积聚量,同时以99m锝(99mTc)自体标记红细胞,校正胸内血流分布的影响,分别算出113铟,99m锝的肺心放射计数比值,观察2小时的变化得出血浆蛋白积聚指数,健康人参考值为0.138×10-3/min。 3、血流动力学监测 通过通入四腔漂浮导管,可同时测定并计算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毛细血管楔压(PCWP),肺循环阻力(PVR),PVO2,CVO2,Qs/Qt及热稀法测定心输出量(CO)等,不仅对诊断,鉴别诊断有价值,而且对机械通气治疗,特别是PEEP对循环功能影响,亦为重要的监测指标,ARDS患者平均脉动脉压增高>2.67kPa,肺动脉压与肺毛细血管楔压 差(PAP-PCWP)增加(>0.67kPa),PCWP一般<1.18kPa(12cmH2O),若>1.57kPa(16cmH2O),则为急性左心衰竭,可排除ARDS。 4、肺血管外含水量测定 目前用染料双示踪稀释法测定,由中心静脉或右心导管管注入5cm靛氰绿染料葡萄糖液10ml,然后在股动脉通过与热敏电阻连接的导管记录热稀释曲线,并用密度计检测染料稀释曲线再通过微机处理计算肺水量,可用来判断肺水肿的程度,转归和疗效,但需一定设备条件。 5、肺动脉楔压 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动脉楔压(PAWP)均低于18mmHg(2.40kPa)而继发于肺微循环静脉压增高的肺水肿患者,PAWP往往≥20mmHg(2.70kPa),对排除心源性或容量性肺水肿有帮助,但肺动脉楔压检查有一定创伤性,临床上通常首先根据病史,体检,X线和非侵袭性检查方法(如超声心电图)等做出初步判断,必要时再行漂浮导管检查肺动脉楔压。 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表现 胸部X线平片早期表现为轻度间质改变,继之出现斑片状,以致大片融合阴影,晚期两肺呈广泛实变,结合顽固低氧血症,对诊断有很大帮助,胸部X线检查并可帮助个别心源性肺水肿和发现有关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和气胸等。 2、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对诊断ARDS亦有很大帮助,更清晰显示病变范围和部位,以及发现胸部X线平片未能发现的胸部并发症,如脓肿,纵隔气肿和气胸,尤其经常规支持治疗或机械通气治疗无效者重复胸部CT检查 ,可能对查找原因和调整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但对此类患者作CT检查应注意安全操作,病愈后胸部CT检查可帮助进一步了解肺内残留病灶情况。 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用于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取灌洗液作中性细胞计数及其他炎症介质标志物检查,对判断病情可能有帮助,但尚需临床观察,亦可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取下呼吸道分泌物作病原菌检查,避免标本受上呼吸道寄殖菌污染。

诊断鉴别

诊断 至今由于缺乏特异的检测指标,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凡有可能引起ARDS的各种基础疾病或诱因,一旦出现呼吸改变或血气异常,均应警惕有本征发生的 可能,建立诊断综合临床,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必要的动态随访观察,并排除类似表现的其他疾病,为疾病统计和科研需要,必须依据确定的诊断标准,历年来曾有 各家提出的各种诊断标准,差别甚大,欧美学者在1992年分别在美国和欧洲的学术会议上商讨,1992年同提出,并在1994年各种杂志发表的关于ALI 和ARDS定义和诊断标准,最近在我国被广泛介绍和推荐。 ARDS诊断标准 除规定PaO/FiO≤26.7kPa(200mmHg)外,其余指标与ALI相同。 1995年全国危重急救学学术会议(庐山)仿照上述标准提出我国ARDS分期诊断标准如下: 1、有诱发ARDS的原发病因。 2、先兆期ARDS的诊断应具备下述5项中的三项: ⑴呼吸频率20~25次/分。 ⑵(FiO20.21)PaO2≤9.31kPa(≤70mmHg),>7.8kPa(60mmHg)。 ⑶PaO2/FiO2≥39.9kPa(≥300mmHg)。 ⑷PA-aO2(FiO20.21)3.32~6.65kPa(25~50mmHg)。 ⑸胸片正常。 3、早期ARDS的诊断应具备6项中3项。 ⑴呼吸频率>28次/分。 ⑵(FiO20.21)PaO2≤7.90kPa(60mmHg)>6.60kPa(50mmHg)。 ⑶PaCO2<4.65kPa(35mmHg)。 ⑷PaO2/FiO2≤39.90kPa(≤300mmHg)>26.60kPa(>200mmHg)。 ⑸(FiO21.0)PA-aO2>13.30kPa(>100mmHg)<26.60kPa(<200mmHg)。 ⑹胸片示肺泡无实变或实变≤1/2肺野。 4、晚期ARDS的诊断应具备下述6项中3项: ⑴呼吸窘迫,频率>28次/分。 ⑵(FiO20.21)PaO2≤6.60kPa(≤50mmHg)。 ⑶PaCO2>5.98kPa(>45mmHg)。 ⑷PaO2/FiO2≤26.6kPa(≤200mmHg)。 ⑸(FiO21.0)PA-aO2>26.6kPa(>200mmHg)。 ⑹胸片示肺泡实变≥1/2肺野。 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大片肺不张 ,自发性气胸 ,上呼吸气道阻塞,急性肺拴塞和心源性肺水肿 相鉴别,通过询问病史,体检和胸部x线检查等可作出鉴别。 1.心源性肺水肿(左心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具有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的非心源性肺水肿,因而必须与由于静水压增加等因素所引起的心源性肺水肿鉴别,心源性肺水肿常见于高血压 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硬化 性心脏病,心肌病 等引起的左侧心力衰竭以及二尖瓣狭窄 所致的左心房衰竭,它们都有心脏病史和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结合胸部X线和心电图检查,诊断一般不难,心导管肺毛细血管楔压 (Paw)在左心衰竭时上升(Paw>2.4kPa),对诊断更有意义。 2.急性肺栓塞 多见于手术后或长期卧床者,血栓来自下肢深部静脉或盆腔静脉,本病起病突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发绀,PaO2下降等表现,与ARDS不易鉴别,血乳酸 脱氢酶上升,心电图异常(典型者SQT改变),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等改变对诊断肺栓塞有较大意义,肺动脉造影对肺栓塞诊断意义更大。 3.严重肺炎肺部严重感染包括细菌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 ,粟粒性肺结核 等可引起ARDS,然而也有一些重度肺炎患者(特别如军团菌肺炎 )具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类似ARDS临床表现,但并未发生ARDS,它们大多肺实质有大片浸润性炎症阴影,感染症状(发热,白细胞增高,核左移)明显,应用敏感抗菌药物可获治愈。 4.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部分特发性肺纤维化 患者呈亚急性发展,有Ⅱ型呼吸衰竭 表现,尤其在合并肺部感染加重时,可能与ARDS相混淆,本病胸部听诊有Velcro啰音,胸部X线检查呈网状,结节状阴影或伴有蜂窝状改变,病程发展较ARDS相对缓慢,肺功能为限制性通气障碍等可作鉴别。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