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 恶心与呕吐 腹胀 黄疸 休克 腹部压痛 腹肌紧张 移动性浊音 面色苍白 表情淡漠
普外科 外科 内科 消化内科
无特殊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胸部透视 腹腔穿刺 腹部平片 CT检查 白细胞计数(WBC)
重点检查项目1.本病常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及合并感染 因此,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增加,二氧化碳结合力 降低,血糖 在发作早期增高,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急性坏死型者血钙在2~5天开始下降,如果在1.75mmol以下,说明病情重笃,血尿淀粉酶 增高是诊断胰腺炎的重要依据之一,急性胰腺炎病人大约70%~95%表现有血清淀粉酶增高,24h到达高峰,5天以内恢复正常,持续增高12天以上者,表示已有并发症存在,尿淀粉酶增高稍迟出现而持续时间较长,血清脂肪酶 在发病后24h增高至1.5康氏单位以上。 2.腹腔穿刺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时,腹腔穿刺常可抽到混浊液,且可能见脂肪小滴,并发感染时可呈脓性,腹腔液淀粉酶常增高,往往高于血清淀粉酶,且持续时间也比血清淀粉酶长2~4天。 3.腹部平片 急性胰腺炎病人中有2/3可显示异常,具体表现有:胰腺阴影增大,边缘不清,密度增高,局限性肠麻痹,横结肠截断征(仰卧位时可见结肠的肝曲,脾曲充气,而横结肠中段无气)。 4.胸部透视 可见左侧膈肌升高,中等量左胸腔积液,或左下肺不张。 5.B型超声检查 可发现胰腺弥漫性肿胀,增大,轮廓线略呈弧状膨出,阳性率可达45%~90%,并可发现胆道疾患。 6.CT检查 是现代灵敏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70%~90%的病人有不正常表现:局灶性或弥漫性胰腺增大,密度不均,外形不规则,胰腺或胰腺周围液体积聚等。
诊断鉴别诊断要点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目前仍缺乏统一标准,常要结合临床,生化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作出综合判断,1988年日本制定的标准如下: 1.急性腹痛 发作伴有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 。 2.血,尿或腹水 中胰酶升高。 3.影像学检查,手术及活检发现胰腺有异常。 具有含第1项在内的2项以上标准并排除其他急腹症 者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临床可供参考。 鉴别诊断 早期或水肿 型胰腺炎应与胃十二指肠溃疡 ,急性胆道疾病,肠梗阻 及阑尾炎等相鉴别,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绞窄性肠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心肌梗死 等相鉴别,通过一些特殊检查仍不能鉴别时,应作剖腹探查 ,本病同非胆源性胰腺炎的鉴别有时很困难,但是由于两者治疗基本相同,因此,不是鉴别的重点。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