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障碍 构音不清 呼吸困难 肌肉萎缩 腱反射亢进 麻痹 呛咳 强笑 上肢周围性瘫痪 舌肌萎缩
内科 神经内科 中医学 中医神经内科
多在40岁以后发病,男性多于女性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胆碱酯酶 肌酸激酶 肌电图 神经系统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以下的检查方法有利于本病的诊断: 1、神经电生理:肌电图呈典型神经源性改变,静息状态下可见纤颤电位,正锐波,有时可见束颤电位;小力收缩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大,多相波增加,大力收缩呈现单纯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运动诱发电位有助于确定上运动神经元损害。 2、肌肉活检:有助于诊断,但无特异性,早期为神经源性肌萎缩,晚期在光镜下与肌源性肌萎缩不易鉴别。 3、其他:血生化,CSF检查多无异常,肌酸磷酸激酶(CK)活性可轻度异常,MRI可显示部分病例受累脊髓和脑干萎缩变小。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颈椎病 进行鉴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由于颈髓首先受累,可表现为颈部不适,上肢麻木,无力,肌萎缩等,肌束颤是最具实质性的症状,是ALS的一个特征性的症状,广泛而持久的肌束颤是早期ALS与颈椎病鉴别诊断的首要临床症状,颈椎病一般无肌束震颤及舌肌萎缩,纤颤,吞咽困难 ,构音不清等脑神经核受损表现。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