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 感觉障碍 呼吸音减弱 昏迷 腱反射消失 咳嗽 脑神经麻痹 脑水肿 气短 轻瘫
神经内科 内科
无特定人群
无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脑脊液蛋白 肌电图
重点检查项目1.脑脊液 多有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为本病的另一特征,脑脊液蛋白 常在发病后7~10天开始增高(增高的幅度不等),4~5周后达高峰,6~8周后逐渐下降,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的幅度与病情并无平行关系,少数病人肢体瘫痪恢复后,脑脊液蛋白含量仍偏高,有些病人的蛋白含量始终正常,脑脊液和血液的免疫学检查常有异常。 2.血象及血沉 白细胞总数增多和血沉增快,多提示病情严重或有肺部并发症。 肌电图检查其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有关,急性期(病后2周内)常有运动单位电位减少,波幅降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可正常,部分可有末潜时延长,但常有F波(近端运动纤维传导)潜伏期延长或波形消失,也可通过运动诱发电位(MEP)测定,了解神经根及周围神经近端损害程度,异常率可达74.1%,2周后逐渐出现失神经电位[如纤颤和(或)正锐波],病程进入恢复期或更晚时,可见多相电位增多,出现小的运动单位电位(新生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常明显减慢,并有末端潜伏期延长,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也可减慢。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编委会1993年,已参照国际资料制定出我国的GBS诊断标准,一般根据病前有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前躯症状,1~2周后迅速发展为四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严重者出现延髓麻痹和呼吸肌瘫痪即应考虑本病。 若CSF呈蛋白细胞分离,瘫肢电生理检测提示周围神经干近端或远端受损更有助确诊。 鉴别诊断 1.脊髓灰质炎 起病时多有发热,肌肉瘫痪多呈节段性,且不对称,无感觉障碍,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常增多。 2.急性脊髓炎 虽然急性期也呈弛缓性瘫痪,但常有锥体束征及横贯性感觉障碍,且括约肌功能障碍较明显,脑脊液蛋白 和细胞均有轻度增高或正常。 3.周期性瘫痪 (周期性麻痹 ) 发病急,可呈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少数病例也可有呼吸肌麻痹,但常有血清钾含量降低及低钾心电图改变,病程短,补钾后可迅速恢复,多在数小时至3~4天自愈。 尚应注意和铅,砷所致的急性中毒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及癌性多发周围神经病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