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标准
骨矿含量是诊断骨质疏松的标准1994年WHO重新制订了以骨密度作为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1.正常骨量
BMD或BMC较年轻成年人平均值低1个标准差以内。
2.骨量减少
BMD或BMC较年轻成年人平均值低1~2.5个标准差。
3.骨质疏松症
BMD或BMC较年轻成年人平均低2.5个标准差或以上。
4.严重的骨质疏松症(确定的骨质疏松症)
符合上述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脆性骨折。
我国专家认为以骨量丢失平均值的2.5个标准差不利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以丢失2个标准差为诊断标准更适合我国国情。
鉴别诊断
1.多发性骨髓瘤
与骨质疏松相似之处为骨量降低,骨痛及病理性骨折 ,不同之处是多发性骨髓瘤在X线照片上有骨破坏区,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病变多见于头颅和骨盆,骨髓穿刺检查有助于确诊。
2.骨转移瘤
常见于老年妇女,患者可伴有骨痛,骨量减少及(或)病理性骨折,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区别是可能发现原发肿瘤,X线照片上有骨破坏区。
3.骨软化症
因骨软化症时BMD也降低而需与骨质疏松症鉴别,但骨软化症常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其发病与多产及营养不良 有关,常有手足抽搐,血钙及血磷降低,血tALP升高等改变,骨X线照片可见骨边界有绒毛状变化,而绝经后骨质疏松 症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通常无症状,血钙,磷正常,血tALP在正常范围内升高,骨X线照片上骨边界清晰,但高龄妇女缺乏户外活动,维生素D摄入不足,可能同时患有骨质疏松及骨软化症。
4.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是由各种疾病或长期应用药物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糖尿病 ,库欣综合征 ,慢性肝病,肾病,严重的营养不良等,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α),肝素,化疗药物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辅以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即可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鉴别。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