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 低热 感觉障碍 纳差 瘫痪 消瘦 脊髓的浸润 脊髓性间歇破行 结核杆菌血行播散
内科 神经内科
多见于青壮年
呼吸道传播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脑脊液蛋白 白细胞数 血常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涂片 核磁共振成像(MRI)
重点检查项目1.血常规检查 一般正常,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血沉增高。 2.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细胞数轻度增高,白细胞数十个至数百个,多呈混合型,以单核细胞占优势者约占85%,蛋白含量轻,中度升高,氯化钠及葡萄糖多降低,脑脊液动力学检查可发现椎管通畅或部分阻塞,外观可呈毛玻璃状,放置数小时可见白色纤维薄膜形成,该膜抗酸染色直接涂片 较易发现结核杆菌。 3.病原学的依据 (1)CSF细菌涂片和细菌培养检出率较低。 (2)皮肤结核菌素试验。 (3)早期诊断: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SF中结核菌的DNA。 另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CSF中结核抗体,以上两项检测同时应用更可提高确诊的可靠性,但应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 4.胸片检查可见活动性或陈旧性结核病灶,部分患者合并脊柱结核或结核性椎旁脓肿,这些患者的脊柱X线有较典型的脊柱结核改变:椎体破坏,脊柱后突和成角畸形,椎旁冷脓肿形成。 5.脊髓内结核的MRI表现 受累脊髓肿胀,结核球在T1为等信号或低信号病灶,在T2为低,等,高信号病灶,注射造影剂后有病灶边缘或病灶内结节状增强,脊膜,脊蛛网膜受累时,MRI表现为腰段神经根增厚,蛛网膜下隙消失,注射Gd-DTPA后神经根及脊髓表面呈线条状信号增强;硬膜,蛛网膜斑块状信号增强。
诊断鉴别但临床上仍需与脊髓蛛网膜炎 及其他原因的亚急性脊髓炎 相鉴别。 脊髓蛛网膜炎 的症状常有起伏波动,脊柱X线片多正常,脑脊液蛋白 质可轻度升高,但一般糖和氯化物均正常。 慢性或亚急性化脓性脊髓炎 的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脊髓炎极难鉴别,应借助病史和脊髓MRI予以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