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因素(45%)
1、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类,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多发生于大、中动脉,包括心脏的冠状动脉、头部的脑动脉等这些要塞通道。
2、大动脉炎: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和肺动脉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其中以头臂血管、肾动脉、胸腹主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为好发部位,常呈多发性,因病变部位不同而临床表现各异。可引起不同部位动脉狭窄、闭塞,少数可导致动脉瘤。
外伤(25%)
身体或物体由于受到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等造成的外部损伤。
放射性损伤(15%)
因高能电离辐射、镭及各种放射性同位素引起的组织损伤而引起。
发病机制
最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总动脉起始段,此外还有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前动脉等部位。
一般认为,颈动脉斑块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引起脑缺血:一条途径是严重狭窄的颈动脉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导致大脑相应部位的低灌注;另一条途径是斑块中微栓子或斑块表面的微血栓脱落引起脑栓塞 ,上述二者机制何者更占优势,目前观点尚不一致,但多数认为斑块狭窄度,斑块形态学特征均与脑缺血症状之间密切相关,二者共同作用诱发神经症 状,而狭窄度与症状间关系可更为密切。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