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肠道功能紊乱 肺动脉杂音 腹痛 腹泻 肝转移 过劳 平滑肌痉挛 气喘 水肿
肿瘤外科 普外科 肛肠科 肿瘤综合科 肿瘤内科 肿瘤科 外科
无特殊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肠镜 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尿5-羟吲哚乙酸 测定 正常人尿液5-羟吲哚乙酸为2~9mg,其含量超过50mg时助于类癌综合征的诊断,个别人排出量可达2000mg。 2.组织病理学检查 类癌在光镜下的形态特征是: ①类癌细胞核的形态,大小,染色较一致,分裂象较少,异形不大,核仁不突出。 ②类癌细胞胞浆透明或呈嗜酸性细颗粒状,可有嗜银和亲银染色反应。 ③类癌细胞为多边形或类圆形,排列呈特殊的缎带状,花环状,菊花团,鹿角样的实性巢状或腺样结构,癌细胞间彼此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④类癌间质常有纤维组织增生,伴有类癌综合征者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更明显。 3气钡双重造影 对原发灶的定位诊断有较高的价值,经检查不仅可明确肿瘤的部位,还可发现多发灶,行气钡双重对比检查能发现肿瘤直径<2cm的早期类癌,在X线上结肠的损害可表现出4种类型: ①肿块型:呈多个结节融合; ②息肉型:充盈缺损样改变; ③浸润型:肠段浸润狭窄; ④肠梗阻型:钡剂通过受阻。 4.结肠镜 检查 对于怀疑有结肠类癌的患者,应常规进行,结肠镜检查是目前对结肠内病变诊断最有效,最安全,最可靠的方法,绝大部分早期病变可经结肠镜检查发现,在结肠镜下,结肠类癌呈半球形无蒂息肉状向肠腔内隆起,壁僵硬,表面黏膜大部分光滑,灰白色,中央部常见畸形凹陷,其旁部分可有黏膜充血,水肿,浅糜烂或溃疡,易误诊为结肠癌,结肠镜不但能在直视下观察到病灶情况,还能取活检做病理学检查。 5.B超与CT扫描 对于了解病变的范围,浸润深度,有无转移以及估计手术范围有重要价值,但对类癌的定性诊断帮助不大。 6.生长抑素受体闪烁扫描 对于肿瘤直径<1cm的类癌,X线造影,B超,CT等影像学检查常不易检出和定位,但用111In-DTPA-D-phe”I-奥曲肽闪烁扫描,可对80%~90%类癌病灶做出定位诊断,Kwekkeboom用奥曲肽扫描结合胸片,上腹部超声诊断类癌,发现联合方法的敏感性为87%。
诊断鉴别病理检查,是目前对类癌重要的诊断方法,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点,一般不难做出诊断。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