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皮肤瘙痒 日轻夜重的瘙痒 丘疹 粟粒样丘疹 疥疮结节 剧痒 手上有小水泡 疥疮恐惧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感染中心 传染病科
无特发人群
接触传播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皮疹 皮损
重点检查项目根据接触传染史,皮损 的好发部位,奇痒,隧道和丘疱疹为主的皮疹 ,常一家人同患病,不难诊断,若能找出疥螨,则诊断尤为确实。 疥螨的检查方法: (一)寻找隧道的方法 用蓝墨水滴在可疑隧道皮损上,再用棉签揉擦30秒钟至1分钟,然后用酒精棉球清除表面黑迹,可见染成淡蓝色的隧道痕迹。 (二)针挑方 在指侧,掌腕皱纹及水疱,脓疱等处找到疥虫隧道,并仔细找到隧道的末端发现白色虫点,此处最易查出疥虫的皮疹。 方法:选用6号注射针头,持针与皮肤平面成10°~20°角,针口斜面向上,在隧道末端虫点处,距离虫点约1mm垂直于隧道长轴进针,直插至虫点底部并绕过虫体,然后放平针干(成5°-10°)稍加转动,疥虫即落入针口孔槽内,缓慢挑破皮肤出针(或直接退出),移至有水(或10%KOH,NS)的玻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查疥虫。 (三)刮片法 对丘疹提倡用此法检查,先用消毒外科刀片沾少许矿物油,寻找新发的炎性丘疹,平刮数下以刮取丘疹顶部的角质部分,至油滴内有细小点为度,连刮6-7个丘疹后,移至载玻片,镜下可发现的常是幼虫,偶有虫卵及虫粪。 疥螨俗称疥虫,是一种皮内寄生虫,种类很多,人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疥虫分雌雄两种,雌虫约400μm长,肉眼刚可见到,成熟的雌虫为卵园形扁平体呈黄白色,它没有明确的头,但口突出体部前缘,常误认为头,它有四对足,各分5节,前2对末端有吸盘,后2对为长尾状硬毛,其腹部中央有产卵孔一个,躯干区的中央是肛门,雄虫比雌虫小一半,疥虫在温暖的皮肤上面爬行很快,1分钟走2.5cm,成熟雌虫在适当皮肤区,进入角质层藏在下面,用前两对爪凿遂道进入角质与颗粒层交界处,从该处细胞吸取营养。 疥螨的生活史为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成熟雌虫每开凿隧道0.5-5mm,在遂道数小时内排第一个卵,每天可产卵40-50个,产卵同时也排出粪便,产完卵即死在遂道的盲端,雌虫平均生存6-8周。 卵呈椭园形,色淡黄,壳很薄,约为雌虫体积的一半大小,卵在遂道中孵化3-4天后,形成幼虫,其形态与成虫相似,只有三对足,它可在遂道内保持1天,然后在皮肤表面移动,又很快凿遂道进入皮内,并在遂道中隐蔽和摄取食物,约3天多幼虫变为若虫,若虫已有四对足,可分雌雄,此时雌雄若虫在夜间于表皮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虫大多死亡,雌性若虫交配2-20分钟钻入人的皮肤角质层内,不久即蜕皮变为成虫,然后在体内进行卵细胞受精,经2-3天即在遂道内产卵,一边前进一边产卵,以后雌虫死在遂道内,从产生的卵到长大为成虫约7-10天。 疥螨的致病因素有2种,一是疥虫在皮肤角质层凿遂道所引起的皮肤机械性损害,二是疥虫分泌的毒素刺激使皮肤瘙痒。 疥螨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故损害好发于指缝,腕部屈侧,肘窝,腋窝,妇女乳房,脐周,腰部,下腹部,股内侧,外生殖器等部位,多对称发生,头面,掌跖部不易受累,但婴幼儿例外,经常洗手者,手部无损害或仅有少数。 皮疹主要为丘疹、水疱、隧道及结节,丘疹约小米大小,淡红色或正常肤色,有炎性红晕,常疏散分布或密集成群,少有融合,有的可演变为丘疱疹,水疱一般由米粒至绿豆大,多见于手指缝间,隧道为灰白色或浅黑色线纹,长约3-15毫米,弯曲微隆,末端常有丘疹和水疱;有的不易见到典型隧道,可能因清洗,搔抓或继发性病变而破坏,结节多发于阴囊、阴茎、大阴唇等部位,约豌豆大小,呈半球形,淡红色,风团样。 自觉剧痒,尤以夜间为甚,可能由于疥虫夜间在温暖的被褥内活动较强或其分泌物的毒素刺激皮肤所致,由于搔抓,出现抓痕,结痂,湿疹样变或引起继发感染,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甚至肾炎等。
诊断鉴别临床诊断 诊断 疥疮好发于皮肤细嫩、皱褶部位,常从手指缝开始,1—2周内可广泛传至上肢屈侧、肘窝、腋窝前、乳房下、下腹部、臀沟、外生殖器、大腿内上侧等处,偶尔侵犯其他部位,但不侵犯头部及面部,但婴幼儿例外,婴儿皮肤比较细嫩,疥虫很容易侵袭到小儿的头面部。 疥疮的诊断:疥疮常伴有夜间阵发性剧烈瘙痒,皮损主要为红色丘疹、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结节。疥疮结节常见于阴茎、阴囊、小腹等处,水疱常见于指缝,隧道为疥疮的特异性皮损,长约0.5mm,微微隆起,稍弯曲呈淡灰色或皮色,在隧道末端有个针头大的灰白色或微红的小点,为疥虫隐藏的地方。 疥疮的诊断,疥疮的实验室检查:刮取患处丘疹、水疱等处的皮屑,在显微镜下发现疥虫或虫卵;如果发现隧道,可用针尖挑破直达闭端,挑取肉眼可看到的针头大灰白色小点,显微镜下可发现疥虫。 根据以上患者的临床特点便可诊断为疥疮。 鉴别诊断 本病须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湿疹 :为多形性皮损 ,常融合成片,倾向湿润渗出,无一定好发部位。 痒疹 :好发于四肢伸侧,经过慢性,始自幼童时期,秋冬加重,常并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脓疱疮 :好发于儿童,以头面部等露出部位为多,初发为小脓疱,破后复有黄色脓痂,夏秋常见。 丘疹样荨麻疹 :为多数散在性小丘疹,丘疱疹或坚硬小疱,搔抓后形成小风团,风团消退后仍为小丘疹,患儿多为过敏性体质,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及扁桃体肿大,昆虫刺咬后易于发生。 皮肤瘙痒症 :发无定处,指缝少见,患者主要为皮肤瘙痒,皮损多为继发抓伤,发病常与情绪波动,内脏疾病或更年期有关。 虱病 :皮损主要为继发性抓伤,以腋窝两胁、腰围、阴部等以及与衣缝皱褶接触皮肤多见,可查到虱及虱卵。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