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淋巴结肿大 脾功能亢进 脾肿大 贫血 丘疹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传染病科 感染中心
无特定人群
虫媒传播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皮肤点刺试验 动物实验 被动血凝测定 涂片
重点检查项目病原检查常用的方法有: ⑴穿刺检查 1)涂片 法:以骨髓穿刺物作涂片,染色,镜检,此法最为常用,原虫检出率为80%~90%,淋巴结穿刺应选取表浅,肿大者,检出率为46%~87%,也可做淋巴结活检,脾穿刺检出率较高,可达90.6%~99.3%,但不安全,少用。 2)培养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22~25℃温箱内,经一周,若培养物中查见活动活泼的前鞭毛体,则判为阳性结果,操作及培养过程应严格注意无菌。 3)动物接种法:穿刺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如地鼠,BALB/c小鼠等),1~2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或涂片,瑞氏染液染色,镜检。 ⑵皮肤活组织检查 在皮肤结节处用消毒针头刺破皮肤,取少许组织液,或用手术刀乱取少许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
诊断鉴别诊断 免疫诊断法: ⑴检测血清抗体: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凝试验(IHA),对流免疫电泳(CIE),间接荧光试验(IF),直接凝集试验等,阳性率高,假阳性率也较高,近年来,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纯抗原,降低了假阳性率。 ⑵检测血清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McAb-AST)用于诊断黑热病,阳性率高,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均较好,仅需微量血清即可,还可用于疗效评价。 分子生物学方法: 近年来,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探针技术检测黑热病取得较好的效果,敏感性,特异性高,但操作较复杂,目前未能普遍推广。 鉴别诊断 本病应用结核病,伤寒 ,疟疾 ,布鲁氏杆菌病,白血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何杰金病 ,慢性血吸虫病 及其它病因所致肝硬化 ,恶急性细菌性心骨膜炎 等疾患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