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黄热病病毒属虫媒病毒B组披膜病毒科,病毒直径约22~38nm,呈球形,有包膜,含单股正链RNA,易被热,常用消毒剂,乙醚,去氧胆酸钠等灭活,但在血中能于4℃保存1个月,在50%甘油中于0℃下可存活数月,于-70℃或冷冻干燥条件下可保持活力数年。
最初分离的黄热病毒Asibi株通过组织培养弱化成17D株,用以制备减毒活疫苗,预防效果良好。
(二)发病机制
病毒侵入人体后,迅速进入局部淋巴结,并在其中不断繁殖,3~4天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病毒血症,继之,病毒侵入肝,脾,肾,心,骨髓,淋巴等处,数日后病毒从血中消失,而淋巴结,脾,骨髓中依然存在。
黄热病的病理损害是由于病毒聚集于不同器官和组织并在其中繁殖所致,主要受损脏器为肝,肾,心,其他组织器官亦可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
肝脏病变主要在小叶中带,肝细胞混浊肿胀 ,胞核变大,呈多发性微小空泡性脂肪改变,凝固性坏死及嗜酸透明变性,炎症反应轻微或缺乏,无明显组织增生,严重肝脏病变可导致深度黄疸 ,出血及低血糖 等,肾脏病变轻重不一,自肾小管上皮浊肿至肾小管坏死,特殊染色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球囊间隙与近端肾小管腔内有蛋白质物质,远端肾小管存在透明与色素管型,肾功能减退和尿毒症 系因血容量减少,肾小管坏死等所引起,心肌有广泛退行性变和脂肪浸润,重症病例可有灶性出血,病变常累及窦房结和希氏束,临床可出现心率减慢,心律失常 ,心衰等症状,脑部偶见水肿 及小的出血灶,组织学变化以细胞变性,脂肪浸润,坏死,而无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为特点,病灶呈散在性分布。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