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混合型慢性高原病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发绀 肝脏肿大 红细胞增多 疲乏 失眠 食欲不振 食欲减退 嗜睡 水肿 头痛

  • 建议就诊科室:

    其他科室 急诊科

  • 易感人群:

    多发生于久居于高原的平原移居者及少数世居者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小气道功能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骨髓粒细胞系统 心电图 血红蛋白 肺功能检查 呼气流速 胸部平片

重点检查项目

血液中红细胞数异常升高,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也异常升高,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均正常范围,血小板与同海拔高度健康人相同,骨髓粒细胞系统主要特点为红系统增生旺盛,红系占有核细胞的33.3%,以中,晚幼红细胞为明显,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无明显变化,酸碱度(pH值)测定pH降低,血气分析表现为显著的低氧血症,PaO2降低,PaCO2增高,A-aDO2增高,标准碳酸氢盐相对性高碳酸血症,肺功能除了小气道功能 轻度异常外,其他无明显变化,小气道功能表现在病人的闭合容积增高.用力呼气中段流量降低。 心电图以右心室肥厚为主要表现,电轴右偏,极度顺钟向转位,肺型P波或尖峰形P波,完全或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厚伴有心肌劳损等,仅少数病人P-R及Q-T间隙延长及双室肥厚,右室肥厚与肺动脉高压呈正相关。 最大中段呼气流速 临床上有时高心病与肺心病较易混淆,前者是慢性缺氧引起的肺血管损伤性疾病,而后者是由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所致的气道阻塞性疾病,故肺功能检查 对两者的鉴别具有重要价值,高心病病人仅轻度小气道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用力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闭合气量(CV/VC%)等降低。 超声心动图:特别是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最理想的无创伤性定量化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方法,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右室流出道扩张,右室内径增大,右室流出道增宽而左房内径无明显变化,右室流出道与左房内径比值增大;右室前壁厚度也增加,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会制订的高原心脏病诊断标准是:右室流出道>33mm,右室舒张末期内径>23mm。 X线检查:多数病人肺血增多和肺淤血可同时存在,有的病例肺门影扩大,肺纹理增加,心脏改变为肺动脉段凸,圆锥膨隆,有的甚至呈动脉瘤样凸;右心房和(或)右心室增大,心脏呈二尖瓣型,右下肺动脉外径增宽,个别病人也可出现左右心室都增大,高心病X线诊断标准:右下肺动脉干横径>17mm,右肺下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内径比值>1.10。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在海拔3500m以上发病,于久住高原的平原移居者和少数高原世居者亦可发生,临床症状以头痛,头晕,疲乏无力 ,感觉异常,失眠或嗜睡,发绀等。 2.血红蛋白>200g/L,血细胞比容>65%和红细胞数>6.5×1012/L。 3.有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和极度右室肥厚征象,包括超声心动图检查,右室流出道>33mm,右室舒张末期内径>23mm;胸部X线,右下动脉干横径>17mm,右肺下动脉干横径与气管横内径比值>1.10;右心导管检查,肺动脉平均压>25mmHg。 4.排除其他慢性心肺疾病。 5.转至低海拔地区病情逐渐好转。 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影响右心功能,出现显著的右室肥厚扩大,甚至衰竭,但有时也可同时累及左心功能,因此,除了与肺气肿 ,肺心病,先心病等进行鉴别外,也应与冠状动脉硬化 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病 相鉴别。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