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 痴呆 充血 传导阻滞 猝死 蛋白尿 低热 低氧血症 乏力 肺部感染
内科 免疫科 儿科学 小儿免疫科
无特定人群
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心电图 血红蛋白 血液检查 血压
重点检查项目1.血液检查 白细胞,血红蛋白下降。 2.CD4淋巴细胞总数<200/mm3或200~500/mm3。 3.CD4/CD8<1。 4.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者。 5.血液P24抗原阳性(有条件单位可检查)。 6.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 7.可找到上述各种并发感染的病原学或肿瘤的病理依据。 8.X线 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发现心包积液,左,右心室扩大,肺淤血等征象。 9.超声心动图 对心脏扩大,心脏收缩功能异常,心包积液,瓣膜赘生物,心脏肿瘤,冠状动脉起始处的病变等均可提供较为直观且准确的影像学资料。 10.心电图 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包括各种期前收缩,心动过速,传导阻滞等;有心肌受累时还出现心室肥大,非特异性ST-T改变,Q-T间期延长等;冠脉阻塞时可出现心肌梗死图形。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从患者组织中分离出HIV是确定HIV感染的最特异方法,但由于分离病毒的难度较大,敏感性差,一个患者若抗-HIV检测多次阳性,并经确认试验(蛋白印迹法)证实,应考虑其HIV感染,为适合我国防治艾滋病的需要,我国1996年制定了HIV/AIDS的诊断标准,该标准引用1987年WHO和美国CDC修改的艾滋病诊断标准,1993年美国CDC修订的HIV感染分类和AIDS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分急性HIV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及AIDS病例。 1.急性HIV感染 (1)流行病学史: ①同性恋或异性恋者有多个性伴侣史,或配偶或性伴侣抗HIV抗体阳性。 ②静脉吸毒史。 ③用过进口第Ⅶ因子等血液制品。 ④与HIV/AIDS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⑤有过梅毒,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等性病史。 ⑥出国史。 ⑦抗HIV抗体( )者所生的子女。 ⑧输入未经抗HIV检测的血液。 (2)临床表现: ①有发热,乏力 ,咽痛 ,全身不适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②个别有头痛 ,皮疹,脑膜脑炎或急性多发性神经炎 。 ③颈,腋及枕部有肿大的淋巴结,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④肝脾肿大 。 (3)实验室检查: ①周围血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总数起病后下降,以后淋巴细胞总数上升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②CD4/CD8比值>1。 ③抗HIV抗体由阴性转阳性者,一般经2~3个月才阳转,最长可达6个月,在感染窗口期抗体阴性。 ④少数患者初期血液P24抗原阳性。 2.无症状HIV感染 (1)流行病学史:同急性HIV感染。 (2)临床表现:常无任何症状及体征。 (3)实验室检查: ①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者。 ②CD4淋巴细胞总数正常,CD4/CD8>1。 ③血液P24抗原阴性。 3.AIDS (1)流行病学史同急性HIV感染。 (2)临床表现: ①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 ②持续不规则低热 >1个月。 ③持续原因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直径>1cm)。 ④慢性腹泻 >4~5次/d,3个月内体重下降>10%。 ⑤合并有口腔念珠菌感染 ,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 ,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黏膜的Kaposi肉瘤,淋巴瘤等。 ⑥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 症。 (3)实验室检查: ①抗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证实者。 ②P24抗原阳性(有条件单位可检查)。 ③CD4淋巴细胞总数<200/mm3或200~500/mm3。 ④CD4/CD8<1。 ⑤白细胞,血红蛋白下降。 ⑥β2微球蛋白水平增高。 ⑦可找到上述各种并发感染的病原学或肿瘤的病理依据。 鉴别诊断 本病需要与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 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 ,心包疾病及心肌病 等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