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黄斑囊样水肿

黄斑囊样水肿 (囊样黄斑水肿)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黄斑囊样水肿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黄斑囊样水肿 葡萄膜炎 视力障碍 视网膜水肿 糖尿 血管炎 眼底点状或火焰状出血 眼底改变

  •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眼底 眼科学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视力 视网膜检影法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重点检查项目

可根据黄斑囊样水肿引起的原因进行必要的排除性实验室检查。 1.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在造影的早期由于囊样水肿区的液体遮挡脉络膜的背景荧光,因而水肿范围内呈一暗区,静脉期,可见黄斑区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开始有血管壁的荧光素渗漏,随之血管变得模糊,以后荧光素渗漏逐渐增强,形成黄斑区强荧光,在造影的后期,在15~30min以后,可以见到黄斑区呈典型的囊样强荧光,形成花瓣状外观(图2),如果水肿不很严重,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只能见到黄斑区视网膜呈现一片轻微的强荧光。 2.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OCT) 是一种对组织断层微细结构具有高分辨力的光学影像技术,由于组织的结构和密度的不同,对光的吸收和反射不同,可采用不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组织结构,即可得到一幅模拟彩色眼底断层影像,断层扫描的深度与所用激光的波长有关,波长长则其穿透力强,断层扫描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的断层扫描精度达8~10µm,因此,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术检查呈现出有如活体病理组织学切片一样的外观,黄斑囊样水肿时OCT的图像可以清晰的显示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囊样间隙,OCT对黄斑囊样水肿的检测非常敏感,并且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性表现,即使有些病例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没有明确表现,OCT也可以有阳性发现。 正常的黄斑中心凹陷消失,表现为黄斑中心凹变平甚至隆起,神经上皮层较正常明显增厚,节细胞层,内外丛状层以及光感受细胞层的光反射强度普遍降低,其间有数个囊样暗区,囊腔内为积液,显示为均匀的深色腔隙,不同扫描方向可以观察到不同大小和深浅的囊腔,主要位于外丛状层,但亦可见于其他各层,密集分布在黄斑中心凹及其周围。 通常在黄斑囊样水肿的早期,OCT表现为多个小囊泡,随着病程的发展,小囊泡可逐渐融合成1个或数个大囊泡,此时黄斑中心凹高度隆起,囊泡的表面仅为内界膜所覆盖(图4),如果黄斑囊样水肿继续加重,大的囊泡一旦破裂,其内的视网膜组织缺失,可以进而形成黄斑裂孔。

诊断鉴别

根据症状,眼底表现以及荧光造影和OCT检查所见,确诊并不困难。 鉴别诊断 1.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简称“中浆”) 多见于青壮年男性,黄斑部有浆液性盘状视网膜浅脱离和(或)浆液性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脱离,有自限性并有复发倾向,荧光造影有RPE渗漏点和(或)浆液性RPE脱离;CME的荧光造影是黄斑区花瓣状荧光染料积存,所以CME和“中浆”易于鉴别。 2.眼内肿瘤 无论良性或恶性肿物,尤其是脉络膜血管瘤 经常伴发黄斑区视网膜浅脱离和(或)黄斑囊样水肿,眼底除CME外尚有视网膜下隆起的脉络膜肿物,临床上遇到CME时首先应寻找产生CME的原因,用双目间接检眼镜详细检查眼底,可免误诊和发生治疗上的错误。 3.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这是急诊病例,有突然视力 下降的主诉,眼底黄斑有樱桃红点,后极部视网膜呈乳白色肿胀 ,这是细胞本身的肿胀和细胞内积液,荧光造影可显示视网膜中央动脉供血受阻或不足,动脉不充盈或迟缓充盈或循环时间延长等表现,荧光造影与CME呈完全不同的特点,两者易于鉴别。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