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不适 上腹不适 食欲不振 消化不良 血小板减少 胀痛 肝肿大 凝血障碍 肝被膜血肿破裂 胎痣
肝胆外科 外科
无特定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腹部血管超声检查 肝脏疾病超声诊断 腹部平片 腹部CT
重点检查项目肝功能多正常,AFP阴性,有的可有全血细胞轻度减少,偶有血清AKP轻度增高者。 1.B超:常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均匀高回声的肿块,大血管瘤可见网状回声不均,有时可见钙化。 2.CT: 典型的血管瘤的CT表现平扫为密度均一边界清楚的低密度肿块;静脉造影动态CT扫描显示为由周边开始的密度增强,此后逐步向中心充盈,并且与周围肝组织呈等密度。 3.MRI: 检测血管瘤的特异性可达92%~100%,血管瘤具有很高的T2信号,而T1强度则与周围相等。 4.放射性核素血池扫描:用99mTc标记的红细胞进行血池扫描,肝血管瘤表现为早期的不充盈,随后由周边开始逐步充盈,填充期延长,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可达90%,是一种高特异性无创伤的检查。 5.肝动脉造影:对诊断本病准确率高,能显示1~2cm大小的血管瘤,表现为早期造影剂充盈且持续染色,可有特征性的“棉絮团”或“雪树状”样表现,此方法为创伤性检查,临床不作为首选。 6.活组织检查:虽然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相对安全,但常得不出诊断性结论;若使用标准穿刺针,如Menghini或Trucut,则穿刺的危险性增大,且已有穿刺引起致死性出血的报道,因此活检应尽量避免。
诊断鉴别本病需与肝脏恶性肿瘤及其他良性肿瘤相鉴别,在肝脏恶性肿瘤方面主要与原发性肝癌 ,特别是小肝癌鉴别,原发性肝癌多合并肝硬化 ,病情进展快,病程短,AFP常阳性,肝转移癌常有胃肠道肿瘤等原发病史,不难作出鉴别诊断,在肝脏良性肿瘤方面主要与先天性肝囊肿 鉴别,先天性肝囊肿 病程长,病灶多数为多个,1/3~1/2伴有多囊肾 ,影像学检查可进一步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