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肝炎病毒相关风湿病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白细胞减少 鼻出血 齿龈出血 出血倾向 多尿 多饮 肝掌 腹泻 腹胀 肝功能异常

  • 建议就诊科室:

    内科 消化内科 中医学 中医感染内科 中医肝病科 感染中心 肝病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1、粪口传播 2、医源性传染 3、输血传播 4、性传播 5、飞沫传播

  • 治疗方式:

    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血常规 血液检查 蛋白电泳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心电图

重点检查项目

1.血常规及血沉:血小板和白细胞降低较为常见,少数病人有正色素性贫血,偶见网织红细胞下降。 2.尿常规 :可见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有肾小管酸中毒者尿pH大于6.6,尿胆素 和尿胆原 可为阳性,血沉沉降率增快。 3.生化学检查:转氨酶常持续显著增高,有时谷草转氨酶高于谷丙转氨酶,血清胆红素常升高,絮浊试验持续阳性,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常延长,蛋白电泳 可见γ球蛋白明显升高,磺溴酞钠明显潴留,在非活动期,肝功能试验可改善或在正常范围内,碱性磷酸酶可升高。 水肿严重或较长时间服用利尿药者,血钠,血钾可偏低;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者,血钠及血钾升高,血NPN,BUN升高,肌酐升高,肾小管酸中毒病人血钙,血磷,血钾偏低,血氯偏高。 4.免疫学检查 (1)特异性免疫检查: ①甲型肝炎:A.HAV-IgM抗体:是目前公认的诊断急性甲型肝炎最可靠,最敏感的方法,HAV-IgM阳性提示急性HAV感染,B.HAV或其他抗原:在粪便中检出HAV或其抗原即可视为急性感染,C.HAV-RNA可用肝组织及其他组织中HAV-RNA的检测,此法敏感,快速。 ②乙型肝炎:可用各种不同方法,检测血清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对判定有无乙型肝炎感染有重大意义,DNA-p及PHSA受体测定对确定乙型肝炎病人体内有无HBV复制有很大价值,高滴度抗HBC-IgM阳性有利于急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有人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HBsAg的前S1和前S2基因,用组织化学及同相放射免疫测定可研究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前S抗原在肝细胞中的定位,在有HBV复制的肝组织中常含有HBsAg的前S1和前S2,血清中可测定抗前S1和抗前S2,前者于潜伏期即出现,后者在病毒复制终止前出现,故抗-前S1阳性可作为急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指标,抗-前S2可作为肝炎恢复的指标。 ③丙型肝炎:丙型肝炎常有赖于排除甲型,乙型,戊型及其他病毒(CMV,EBV)而诊断,血清抗HCV-IgM和(或)HCV-RNA阳性,可确诊。 ④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的血清学诊断有赖于抗HDV-IgM阳性,或HDAg或HD-VcDNA杂交阳性;肝组织中HDAg阳性或HD-VcDNA杂交阳性可确诊。 ⑤戊型肝炎:戊型肝炎的确诊有赖于血清抗HEV-IgM阳性或免疫电镜在粪便中见到30~32nm病毒颗粒。 (2)非特异性免疫检查: ①免疫球蛋白检测:可见IgG显著升高,IgM和IgA轻度到中度升高,它们的升高与多克隆γ球蛋白升高平行,其升高或下降意味着病情恶化或缓解。 ②细胞免疫测定:多数患者细胞免疫试验呈不同程度的降低,如E玫瑰花结试验,PHA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均可降低,细胞免疫降低与疾病慢性化的程度平行。 ③补体测定:总补体(CH50),C3降低见于大多数患者。 ④自身抗体:A.类风湿因子 (IgM-RF)阳性率为10%~20%,B.抗核抗体阳性率高达20%~50%,C.抗平滑肌抗体 阳性率为40%~80%,D.抗线粒体抗体 阳性率为10%~50%,E.抗DNA抗体阳性率为30%~40%,F.狼疮细胞 阳性率10%~20%,G.ENA抗体20%~50%阳性,其中多数为SSA/Ro,SSB/La阳性,少数为SSA/Ro,SSB/La,RNP/Sm均为阳性。 5.X线检查 肺部可见间质纤维化,肺纹理呈网状,并可有少量胸腔积液,胸膜增厚,心包积液及心肌炎改变。 6.心电图检查 多出现窦性心动过速,也可出现其他多种心律失常,心肌炎,左室肥大,低电压等。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本病的诊断依据为: ①有肝炎病史,病程接近或超过一年。 ②经常或反复出现乏力 ,肝痛和腹胀等症状,一般健康状况和劳动能力减退。 ③肝大伴有质地改变和压痛。 ④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进行性脾大 或蜘蛛痣,肝掌等。 ⑤肝功能检查反复或持续异常。 ⑥HBsAg测定大多为阳性,有些病例虽有明显症状和体征,而肝功能试验仍可正常,可造成诊断上的困难,因此,对病情必须进行动态观察,综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等各方面材料,全面考虑,才能作出诊断。 慢性活动性肝炎根据血清HBsAg检测情况,又可分两种类型: ①HBsAg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 ②HBsAg阴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即狼疮样肝炎或自身免疫性肝炎)。 鉴别诊断 1.急性肝炎 起病与本病很相似,急性肝炎预后良好,很少超过10周病情就有改善,而本病常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絮状试验和球蛋白持续阳性,血清内有自身抗体,可助鉴别,必要时可作肝脏活检。 2.慢性迁延性肝炎 本病轻型病例或缓解期病例的临床,生化甚至组织病理改变,均与慢性迁延性肝炎很相似,须长期密切随访,积累较多的临床,生化,免疫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判断,两者主要鉴别见表3。 3.自身免疫性疾病 本病有时需与系统性红斑 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相鉴别,系统性红斑狼疮 虽有多系统损害表现,但肝脏的临床和病理改变与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所不同,必要时可作肝穿刺以资鉴别,在血清中找到Sm抗体,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发现,慢性活动性肝炎若有关节症状和类风湿因子 阳性,须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鉴别,但后者一般无活动性肝病表现,本病有时可与类风湿关节炎重叠。 4.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多见于40~60岁女性,在病程早期甚至在黄疸 前期便出现全身瘙痒,高胆固醇血症,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等,多数病例线粒体抗体阳性,而这些表现本病则少见,另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对激素等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不及本病显著。 5.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是一种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性疾病,常有神经系统表现,有时临床表现可与本病相似,但90%肝豆状核变性病人的角膜可见有K-F环,血清铜蓝蛋白 ,血铜和尿铜 多有增加,但无血清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 6.药物肝病 有用药史,如曾服用过酚酞类,甲基多巴等药物,起病一般缓慢,消化道症状较轻,常伴有过敏性表现,如皮疹 ,嗜酸粒细胞计数高,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阳性,HBsAg呈阴性。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