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 出血倾向 骨痛 黄疸 肌阵挛 急腹症 角弓反张 颈强直 脾大 脾功能亢进
内科 免疫科 儿科学 小儿免疫科
无特定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酸性磷酸酶 血清酸性磷酸酶 脑电图检查 血常规 酶学检查 涂片
重点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正常,脾功能亢进者可见三系减少,或仅血小板减少。 2.骨髓涂片 在片尾可找到戈谢细胞,这种细胞体积大,直径约20~80μm,有丰富胞浆,内充满交织成网状或洋葱皮样条纹结构,有一个或数个偏心核。糖原和酸性磷酸酶 染色呈强阳性的苷脂包涵体,此外,在肝,脾,淋巴结中也可见到。 3.酶学检查 GC是一种外周膜蛋白,在人类细胞中常与激活蛋白Saposin C聚集在一起,当测酶活性时,需加去污剂牛磺胆酸钠将其溶解,测患者的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中GC活性可对GD做确诊,此法也用于产前诊断,通过测绒毛和羊水细胞中的酶活性,判断胎儿是否正常。 患儿父母为杂合子,其酶活性介于正常人与患儿之间,由于杂合子的酶活性与正常低限有重叠,因此不能用于杂合子的检查。少数GD患者酶活性正常,则应考虑为激活蛋白Saposin C的缺陷,它能增强GC水解4MU/GLC的能力。GD患者血浆中多种酶活性升高,包括酸性磷酸酶及其他溶酶体酶,如氨基己糖苷酶,这些将支持GD的诊断。β-葡糖脑苷脂酶活性测定 通常采用外周血白细胞或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由于人体组织中含有多种β-葡糖苷酶,如所选的方法不当,则结果不尽可靠,必须注意。 4.皮肤成纤维细胞GC与半乳糖脑苷脂的比值 正常值为0.16±0.08,Ⅰ型病人的比值降至0.04±0.02。 5.基因诊断 优于酶学诊断,它是定性而酶学诊断是定量,而且标本稳定,通过突变型的分析可推测疾病的预后,如筛查L444P可确诊GD,由N370S基因型患者,既是纯合子,预后也好,一般无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基因型确定后,其母再次妊娠时可做产前基因诊断,也可于杂合子检出。 基因诊断可用两步PCR法,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没有确定的联系。 6.其他 应做肝功能及凝血项检查等,戈谢细胞检查 患儿骨髓,脾,肝或淋巴结穿刺液均可供检测。 影像学检查 1.X射线检查 广泛性骨质疏松影响股骨,肱骨,腓骨等,表现为海绵样多孔透明区改变,虫蚀样骨质破坏,骨干扩宽或在股骨下端可见扩宽的“三角烧瓶样”畸形;骨皮质变薄,并有化骨核愈合较晚等发育障碍现象。 2.脑电图检查 可早发现神经系统浸润。 3.B超检查 可提示肝脾肿大。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肝大,脾大或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骨髓检查见有典型戈谢细胞,血清酸性磷酸酶增高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应做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GC活性测定,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在骨髓中看到一种与戈谢细胞很相似的假戈谢细胞(pseudo gaucher”s cell),它可出现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地中海贫血 ,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淋巴瘤,浆细胞样淋巴瘤(plasmocytoid lymphoma)及慢性髓性白血病,它与戈谢细胞的不同点是胞质中无典型的管样结构,鉴别诊断时可做GC酶活性测定。 脑电图检查可早发现神经系统浸润,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即有广泛异常波型,Ⅲ型患者在未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前很难与I型鉴别,通过脑电图检查可预言患者将来是否有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产前诊断:患者的母亲再次妊娠时可取绒毛或羊水细胞经酶活性测定做产前诊断,若患者的基因型已确定,也可做产前基因诊断。 典型的细胞可以在骨髓,脾穿刺或肝活检的标本中发现,细胞培养无脑苷酯酶的活性则可明确诊断,戈谢病可以通过羊膜穿刺术或绒毛取样而进行产前诊断.DNA技术可以诊断特定的戈谢病等位基因,编码葡萄糖苷酸的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的Iq21位。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 1.尼曼-皮克病 (鞘磷脂贮积症) 见于婴儿,且肝,脾也肿大,但此病肝大 比脾大 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如戈谢病显著,主要鉴别点为此病黄斑部有樱桃红色斑点,骨髓中所见特殊细胞与戈谢病显著不同,且酸性磷酸酶 反应为阴性,结合其他组织化学染色可资鉴别。 2.某些代谢性疾病 如脂质贮积病中的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岩藻糖苷贮积症 及黏多糖贮积症 IH型(Hurler综合征),均有肝大,脾大及神经系统表现,但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50%,有黄斑部樱桃红色斑,骨髓中有泡沫细胞,三者均有丑陋面容,舌大,心脏肥大,X射线片均有多发性骨发育不良改变,岩藻糖苷贮积症尚有皮肤增厚及呼吸困难等。 3.具有肝脾肿大的疾病 如血液病中的白血病 ,霍奇金病 ,汉-许-克病(Hand-Schüller-Christian disease),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鉴别一般不困难,汉-许-克病除肝大,脾大外,尚有骨骼缺损及(或)突眼及(或)尿崩症 ,另外,尚应与黑热病 及血吸虫病 鉴别。 4.具有戈谢细胞的疾病 戈谢细胞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此类患者中β-葡糖脑苷脂酶正常,但由于白细胞太多,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神经鞘脂的日转换率为正常的5~10倍;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红细胞的神经鞘脂转换率也增加,超越组织巨噬系统的分解代谢能力,而出现葡糖脑苷脂的沉积,形成戈谢细胞,艾滋病 及分枝杆菌属感染及霍奇金病时也可有戈谢细胞,鉴别有赖于临床,辅助检查及β-葡糖脑苷脂酶的测定。 5.脾脏淋巴瘤 /白血病:镜下脾脏内为弥漫一致的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细胞浸润,免疫表型可见异型瘤细胞克隆性生长,对无法解释的肝脾肿大和轻度贫血或伴有进行性发育迟钝,智力减退,病理性骨折 者应想到该病的可能,骨髓穿刺涂片 ,切除标本病理切片查到Gaucher细胞,有助于该病诊断,确诊依赖血白细胞及皮肤纤维母细胞培养,以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苷脂作底物,行β-葡萄糖苷脂酶活力测定,葡萄糖苷酶活力<20%(携带者为60%以下),而血清酸性磷酸酶 活力高。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