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氮质血症 低蛋白血症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低血压 恶心 乏力 腹水 腹泻
内科 肾病内科
好发于肝癌晚期的患者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尿比重 尿常规 尿量 尿钠 尿素 尿溶菌酶 经皮肾镜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 肝肾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如下: 1.少尿 这一表现常较严重,偶尔轻微,每天尿量 <400~50ml(无尿)。 2.低尿钠 在大多数患者中,尿钠水平不到10mEq/L,尿可以是完全无钠的。 3.低钠血症 肝肾综合征患者不能有效清除水负荷,特别是缺乏利尿治疗给予水负荷时,低钠血症将逐渐加重。 4.滤过Na 排泄分数低于1%,即肾小管功能是正常的,可以重吸收Na 。 5.尿pH值常呈酸性,除非在碱中毒患者。 6.尿中可有微量蛋白存在,蛋白尿的出现并不提示肾损加剧。 7.血肌酐浓度升高 血肌酐浓度呈进行性升高,但很少达到高水平,在肌肉明显消耗的患者,血肌酐是反应肾小球滤过率较差的一种检测手段,随着时间推移,血肌酐浓度进行性上升,患者常在血肌酐达到10mg/dl前死亡。 8.酸碱失衡 肝硬化伴腹水者最常见的是呼吸性碱中毒,有时为控制腹水而使用利尿剂,可导致低氯性碱中毒,严重的碱中毒持续进展,可损害肾脏氨分泌机制,使氨返回肝脏,诱发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伴氮质血症者,由于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典型的阴离子间隙酸中毒,可与代谢性碱,呼吸性碱合并发生(三重酸碱失衡)。 其他辅助检查 肝肾综合征患者可以没有明显肾损存在,但亦有文献描述了与肝硬化有关的肾小球损害,这些损害曾一度被认为可能与肝肾综合征有关。 1.光镜检查 有关肝硬化相关的肾小球损害的最早报道来自于尸检,自1965年,已有关于肝硬化患者肾小球改变的肾活检报告。 光镜改变主要是肾小球硬化,基底膜增厚,毛细血管壁增厚,偶有细胞增多,由此提出了肝硬化性肾小球硬化症这一术语,肾小球光镜改变是多变的,包括肾小球系膜增生,膜性肾小球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病变程度从无到硬化性改变。 2.免疫荧光 肾活检标本免疫荧光检查发现IgA伴和不伴补体沉积,IgA主要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特别是在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除IgA系膜沉积外,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也发现有抗体沉积。 3.超微结构 少数超微结构检查的研究报道显示,肝硬化患者电镜下肾脏异常改变有基底膜增厚,肾小球基质的增加,毛细血管基底膜和肾小球系膜均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主要在肾小球系膜区可见被清晰带包绕的不规则黑色颗粒。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根据病因,病史及临床及实验室检查,HRS的诊断一般不难,诊断的主要标准为: 1.慢性或急性肝病伴进行性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 2.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血清肌酐水平>132.6µmol/L或24h肌酐清除率<40ml/min。 3.无休克,进行性细菌感染 和当前或最近使用肾毒性药物的证据,无胃肠道丢失(反复呕吐或剧烈腹泻 )或肾性体液丢失(外周水肿 的腹水患者体重下降>500g/d,持续数天,外周水肿的患者体重减轻 >100g/d。 4.在停用利尿剂和以1.5L等渗盐水扩容后肾功能无持续性改善(血清肌酐下降至132.6µmol/L以下,或肌酐清除率升至40ml/min以上)。 5.尿蛋白<500mg/dl和无尿路阻塞或肾实质病变的超声检查证据。 附加标准为:尿量<500ml/d;尿钠<10mEq/L;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尿红细胞数目高倍视野<50;血清钠浓度<130mEq/L。 鉴别诊断 肝病晚期出现氮质血症,首先,应确定是肾前性氮质血症还是肾功能衰竭 ,两者本质截然不同,但临床表现很相似,需加以区别,其次,要确定肝病肾功能衰竭的类型是急性肾小管坏死还是肝肾综合征,两者的处理方法截然不同,再者,进一步明确肝肾综合征是真性还是假性,引起假性肝肾综合征的各种疾病均具有特有的病史和临床表现,故不难诊断,但其中肝硬化与慢性肾实质疾病并存者较难与肝肾综合征区别,应仔细鉴别,解决了上述三点,则肝肾综合征的诊断可以确立,肝肾综合征与其他两种病的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肝肾综合征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肾前性氮质血症常有诱因,如心力衰竭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浆容量降低等,由于肾血容量灌注不足,可表现为少尿,尿浓缩,比重较高,但尿素 氮增高一般较轻,强心药或扩容治疗有明显疗效,肝肾综合征者多有肝病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对扩容治疗效果不显著。 2.急性肾小管坏死 正常肾小管功能表现为:对水和钠的重吸收,因此尿钠 含量低和尿浓缩;尿溶菌酶 的回吸收作用,正常时尿溶菌酶在近端肾小管几乎全部被重吸收,因此尿溶菌酶试验阴性,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尿比重 低,固定于1.010~1.015,尿钠浓度高,一般为40~60mmol/L,尿溶菌酶试验阳性,尿常规 检查有明显的蛋白及管型等,肝肾综合征者,少尿伴有尿比重高,而尿钠反低,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3.肝病合并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既往有浮肿,高血压 等病史,氮质血症病程长,尿常规有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比重高而固定,尿钠显著增高,这些特点与肝肾综合征有明显差别。 4.肝肾同时受累的疾病有些疾病可引起肝肾两个脏器同时受损,有学者称之为假性肝肾综合征,以便与真性肝肾综合征相区别,这些疾病包括: (1)全身性疾病: ①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 狼疮,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②代谢性疾病:淀粉样变性 。 ③感染性疾病: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 ,脓毒败血症 ,钩端螺旋体病 ,黄热病 。 ④其他:休克 ,妊娠毒血症,阻塞性黄疸 ,结节病 。 (2)中毒如四氯化碳,毒蕈,甲氧氟烷(Methoxyflurane),四环素,链霉素,磺胺类,硫酸铜,铬等引起的中毒性肝炎。 (3)遗传性疾病如多囊病,先天性肝纤维化 ,镰形细胞病。 (4)肿瘤转移性肝,肾及肾上腺肿瘤。 这些疾病都有各自的特点,临床上只要稍作分析,是不难和肝肾综合征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