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骨筋膜室综合症

骨筋膜室综合症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骨筋膜室综合症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白细胞增多 发烧 脉搏加速 血压下降 肢体疼痛

  • 建议就诊科室:

    骨外科 骨科 骨关节科 运动医学科 运动医学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尿常规 体温测量 血液电解质检查 血液检查 脉搏 血压

重点检查项目

体温升高、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沉加快,尿中出现肌球蛋白。 根据临床观察的结果,各个筋膜间隔区内压力升高后的检查所见如下: 1.前臂间隔区 (1)发生在背侧时局部组织紧张,有压痛,伸拇及伸指肌无力被动屈曲拇指及手指时,引起疼痛。 (2)发生在掌侧时组织紧张,前臂掌侧有压痛,屈拇及屈指肌无力,被动伸拇指均引起疼痛尺神经及正中神经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 2.小腿各间隔区 (1)前侧间隔区内有伸趾肌伸踝肌、腓深神经。当间 隔区内压力上升时,除小腿前侧有组织紧张及压痛外(有时红肿),可有腓神经深支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伸趾肌及胫前肌无力,被动屈趾引起疼痛。 (2)外侧间隔区内有腓骨肌群腓浅神经。此间隙受压,则足不能外翻足背皮肤感觉消失。内翻足部时引起疼痛,局部皮肤紧张及压痛表现在小腿外侧腓骨处,但在临床上此间隙受压少见,出现上述体征时,首先要考虑到腓总神经损伤。 (3)小腿后侧间隔区内有比目鱼肌、腓肠肌此间隙受压多见于股动、静脉或腘动、静脉损伤而仅修复动脉者。体征表现为强直性马蹄足畸形,背屈踝关节时引起上述肌肉的疼痛,小腿后方有肿胀及压痛。 (4)中间间隔区内有屈趾肌肌后肌、肌后动脉、胫后神经。此间隙受压则屈趾肌及胫后肌无力,伸趾时引起疼痛胫后神经分布的皮肤感觉丧失。在小腿远端内侧,跟腱与胫骨之间组织紧张,并有压痛。筋膜间隔区综合征的病人,其体温可能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加血沉也可能增快,但不一定说明病人有感染。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为一种发展性疾患刚发生时可能症状不明显,遇到可疑情况,应密切观察,多作检查,以便早期确诊,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诊断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进行诊断。 (1)排除动脉损伤及周围神经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和动脉损伤两者的结果都是缺血,所导致的临床表现也有许多相似之处,故有时在判断上会出现混淆误诊,要分析总结各自的临床特点必要时借助仪器检查来做出诊断。动脉损伤有几种情况:破裂、血栓、痉挛以及受到周围组织的压迫阻断(不完全性)使流量减小等,要注意鉴别。骨筋膜室综合征可使动脉搏动减弱或触及不明显,此时不要误以为动脉损伤,两者可相互影响。若合并有周围神经损伤则疼痛表现不明显,此时须重点考虑其他指征。 (2)前臂或小腿的肌肉神经组织发生的缺血要与手足部位出现的缺血表现加以区别或联系:一般情况下骨筋膜室综合征不会完全阻断大动脉的供血,至多会使其减弱,故手足部位不会出现完全性缺血表现或仅有一定程度的供血减弱,不能完全以手足部位的缺血情况来判断前臂或小腿的缺血情况;前臂或小腿的肌肉神经组织发生缺血后则会表现为手足的活动感觉障碍,因此从手足的活动感觉变化可推断出前臂或小腿的缺血情况。 (3)骨筋膜室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是2个概念,要分清楚。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