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发热 盗汗 低热 腹水 腹痛 肝脏肿大 肝肿大 高热 黄疸 贫血
内科 消化内科 中医学 中医感染内科 中医肝病科 感染中心 肝病科
无特定人群
飞沫传染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皮肤试验 肝功能检查 剖腹探查 腹部平片 白细胞计数(WBC) 腹腔镜
重点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少数患者可增高,甚至出现类白血病反应,80%以上患者有贫血表现,血沉常加速。 2.肝功能检查 :ALT,ALP及胆红素升高,可有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加。 3.血清抗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抗PPD)IgG抗体测定:阳性结果可辅助诊断。 4.皮肤试验 :包括OT(old tuberculin)或PPD(purifiedprotein derivative)的皮肤试验,连续观察12h,阳性者可作诊断参考。 5.肝穿刺活检:对弥漫性或粟粒性病变诊断价值较大。 6.细菌学检查:经穿刺或手术获得的肝组织切片抗酸染色寻找结核杆菌,粟粒性病变的细菌阳性率可达60%。 7.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体外扩增结核杆菌DNA:PCR技术已用于结核病的诊断,除用于体液及排出物中结核杆菌DNA的检测外,也有用于检测活检病理标本中结核杆菌DNA,此技术尚在发展中,可望提高对肝结核的诊断水平。 体格检查 1.X线腹部平片 :可能发现肝内钙化灶,有人报肝结核患者48.7%有肝内钙化灶。 2.B超:可发现肝肿大及肝内较大的病灶,亦可在其引导下作病灶穿刺检查。 3.CT扫描:能发现肝内病灶。 4.腹腔检查:可发现肝表面的黄白色点状或片状病变,并在直视下作病灶穿刺作病理及细菌学等进一步的检查。 5.剖腹探查 :个别疑难病例,必要时可通过手术途径获得明确的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肝结核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对不明原因发热 的青壮年,伴有肝脏肿大 ,肝区或上腹部胀痛 ,肝功能损害,贫血 者,应疑及本病,白细胞可减少或正常,血沉多增快,毒素试验可阳性,但重症者可阴性,近半数病人可通过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必要时可剖腹探查或早期应用抗结核药物试验性治疗。 鉴别诊断 需与肝炎、伤寒、疟疾、布鲁菌病、慢性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等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