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跟的后上方疼痛的红色肿块 足跟蓝黑色或黑色斑点 足跟痛 足跟淤血
小儿营养保健科 儿科学 骨科 骨外科 内分泌科 内科 小儿骨科
无特定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钼靶X线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X线片上可见跟腱附着处有软组织肿胀,跟骨体与骨突之间的间隙增宽,骨突形状不整齐,变扁或碎裂,较健侧小,密度较高,有时呈分节状或斑点状致密影,与骨骺相对应的跟骨部分变得粗糙不平,骨突常为2~3个骨化中心,彼此不融合,有人指出,正常跟骨骨突可有几个骨化中心,且形态可各异,密度较高,边缘也可不整齐,与本病表现近似,故诊断应密切结合临床。
诊断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可确立诊断。 鉴别诊断 一、足跟骨质增生足跟骨质增生俗称为跟骨刺。它骨质增生症的一种,其症状是足跟压痛,脚底疼痛,早晨重,下午轻,起床下地第一步痛不可忍,时轻时重,走路时脚跟不敢用,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跟骨部位长骨刺,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很多组织会发生退变,尤其是足跟部位承受很大的压力,且承受压力持续时间也较长,加上行走过程中少不了足跟部位的摩擦和冲击,所以足部相关组织很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诱发足部骨刺(骨质增生)的出现。 二、 跟下脂肪垫炎 本病为后跟痛,与走路多,负重,体质下降,近期体重明显增加,鞋底薄有关.压痛点在足跟正中点靠后一些,特点是坐一会突然站起时或睡醒觉后起床时着地疼痛明显,活动一会儿会明显减轻.原因是炎症刺激的疼痛随着足跟与地面的挤压使血流增快,炎性物质被部分带走,疼痛缓解.休息时炎性物质又在产生及积存在此.故再次着地还会疼痛.部位在跟下脂肪垫,性质为无菌性炎症。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