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 便血 恶心与呕吐 发热伴寒战 腹满 肛门湿疹瘙痒 肛门疼痛 肛门外翻 肛门坠胀 排便困难
大便时有不良习惯的人,久站、久坐和长期便秘的人,妊娠妇女,生活起居没有规律的人
无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直肠指检 直肠镜检查 肛门视诊
重点检查项目1.肛门视诊:用两手拇指轻轻分开病人的臀部,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脓肿、肛裂等。 2.直肠指诊:又称肛指检查。检查者右手戴上手套或右食指戴上指套,涂润滑油,用右手食指前端放在肛门口,待病人适应后再轻轻插入肛门口,先试验肛门括约肌的松紧度,然后对肛管直肠四周依次进行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指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无血液、粘液。 3.肛镜检查:肛镜涂润滑油,缓慢插入肛门,抽出芯子,对好灯光,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瘘的内口、痔等。
诊断鉴别肛肠疾病鉴别诊断: 1、肛裂:肛裂出血为大便带血或便后滴血,常为数滴鲜血,无喷血。最主要的症状是排便中或排便后肛门剧烈疼痛,检查可见肛管后正中(少数在前正中)有纵行裂口,触之疼痛明显,为括约肌疼痛。 2、直肠癌:多为大便带脓血或粘液血便,伴有大便次数增多、里急厚重感,大便多变形,直肠指检和内镜检查可发现肿物,与周围侵润,进一步活检可确定诊断。 3、直肠息肉:直肠息肉可有大便带鲜血,低位带蒂息肉可脱出肛门外,本病多见于儿童,大便带血常混有粘液。脱出之息肉呈圆形,肉红色、质硬、活动度大,易与痔鉴别。 4、溃疡性直肠炎:多为脓血便,伴大便次数增多,稀便,常伴下腹疼痛,内镜检查可见直肠粘膜呈片状或弥漫性充血、糜烂、小溃疡、粘膜脆、易出血。 5、直肠血管瘤:多为突然大量便鲜血,常混有血块,便血次数少,多见1-2年发作一次,内镜检查可见直肠粘膜有扁平柔软的海绵状太瘤体。 6、直肠脱垂:可分为直肠粘膜脱垂和直肠全层脱垂。粘膜脱垂之肿块较短,多在2-3厘米,呈圆形、红色、表面光滑,有放射状皱襞,质软,排便后可自行回缩;全层脱垂之肿块较长,可达10厘米以上。呈宝塔样或圆柱样。表面可见环状黏膜皱襞,括约肌松弛无力。 一、关于痔疮 1、排便时有肿物脱出肛门,伴有肛门潮湿或有粘液,多数是内痔脱出或直肠粘膜脱出; 2、如果肛门旁边肿物突起,疼痛明显,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可能是患了血栓性外痔或炎性外痔。 二、关于便血 1、痔疮便血往往无痛,血色鲜红; 2、肛裂出血呈鲜红色,多伴有肛门撕裂样疼痛; 3、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伴有排便规律的改变,可能是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肠息肉或结直肠艾所致。 三、其他 1、肛门周围肿块呈弥漫性伴局部发热疼痛甚至体温升高,是肛周脓肿的症状; 2、肛门周围有溃口,反复流脓水,触之有硬结或条索状物,是肛瘘的表现; 3、排便次数增多,或排稀便不能成形,或天气炎热喜食生冷食品后出现腹泻,或喝啤酒后出现腹泻,可能是肠易激综合征或结肠的慢性炎症; 4、而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时间延长,或自觉有便意而不能自行排出,需依赖药物或用手帮助排便,则可能是多种原因所致的便秘。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