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病原因
各种病原体的感染都可引起发病,与感染有关占65%~78%,以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约占36%,如病毒性肝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症,腺病毒,B19病毒,登革热 病毒,尤以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和EB病毒常见,细菌性感染中,以肠道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还见于伤寒 ,结核病等,寄生虫病如疟疾 ,弓形虫病 ,血吸虫病 及布鲁菌病 等较多见,此外,真菌,利什曼原虫,支原体及立克次体感染也有报道,结缔组织病,X伴性淋巴增生综合征,家族性嗜红细胞性淋巴细胞增生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病,白血病 ,恶性淋巴瘤 ,骨髓转移癌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以及脾脏切除后,酗酒等都有报道,也可见于免疫抑制剂使用后,有人报道42例中27例患者有免疫抑制剂治疗史。
(二)发病机制
全血细胞进行性减少,骨髓中造血细胞减少的机制:
①增多的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功能亢进;
②抑制性单核细胞因子和淋巴因子产生,如干扰素γ,白介素-1;
③病毒或免疫抑制剂致Th,Ts发生紊乱,诱致免疫调节障碍,血细胞破坏增多。
分化良好的组织细胞增多,细胞形态大多正常或仅有轻微的畸形,少数因伤寒或粟粒性结核引起时,细胞畸形也较明显,但各个细胞间的形态,大小,核形,成熟程度的差别小于恶性组织细胞病 所见,常伴有明显的吞噬现象,组织细胞多侵入骨髓,淋巴结窦状隙和髓索,脾红髓和肝窦状隙,由于肝窦状隙及门静脉周围受累,肝细胞有坏死表现,淋巴结组织切片中淋巴组织结构多无破坏,个别有坏死和广泛纤维化,淋巴细胞减少,尤其在淋巴结生发中心和脾红髓区更突出。
尚可能见到基础疾病的病变表现和细胞成分,一些病毒引起的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时,常有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和不成熟的原始免疫细胞形成的广泛性非典 型性淋巴样细胞浸润。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