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副银屑病

副银屑病 (类牛皮癣,类银屑病)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副银屑病的典型症状

典型症状:

疱疹 脓疱 鳞屑 淋巴结肿大 结痂 乏力 痘疮 点状出血 斑疹 斑丘疹 斑丘疹

症状内容:

本组疾病的诊断学名词和分类,曾经较为混乱,目前采用的分类为:点滴型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guttata),痘疮 样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Varioliformis),苔藓糠疹型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lichenoides),小斑块型副银屑病(small plaque parapsoriasis),大斑块型副银屑病(1arge plaque parapsoriasis),每一型均有不同的皮损和形态学改变,有学者认为淋巴瘤样丘疹病是苔藓糠疹型副银屑病的异型,但也有人认为是一组独立的疾病。

点滴型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guttata),又称慢性苔藓样糠疹,此型较为常见。

苔藓样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lichenoides),此型少见,有演变为蕈样肉芽肿 可能。

小斑块型副银屑病(small plaque parapsoriasis),又称为指状皮病(digitate dermotosis)。

大斑块型副银屑病(1arge plaque parapsoriasis),此型较为少见,有演变为蕈样肉芽肿的可能。

痘疮样副银屑病(parapsoriasis varioliformis)又称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此型罕见,有将此型归为血管炎 一类疾病。

1.点滴型副银屑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约2/3为男性,无明显自觉症状,皮损为多数淡红或红褐色针头至指甲盖大小的浸润性斑疹 或斑丘疹 ,表面覆以细薄鳞屑 ,剥除后表现光滑,无出血点,皮损互不融合,散在分布于躯干,四肢等处,头面,掌跖及黏膜少见,约经3~4周后,皮损逐渐变平而消退,遗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斑,但仍可有新疹不断出现,因此新旧皮损可同时并见,病程缓慢,一般约半年可逐渐消退,亦有数年不愈者,但健康不受影响。

2.苔藓样副银屑病:皮损是一些类似扁平苔藓的粟粒至米粒大扁平小丘疹,颜色初为鲜红,渐变为黄红,深红或紫红,表面覆有细薄灰白色鳞屑,聚成网状斑片,以后皮损逐渐萎缩,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及点状色素沉着,与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的皮损相似,好发于颈部两侧,躯干,四肢及乳房处,极少见于颜面,掌跖及黏膜,发生于手足者可呈胼胝状,经过极为缓慢可多年保持原状,自觉症状不著,但如发生剧痒 ,常为向蕈样肉芽肿转变的预兆,应注意一旦演变为蕈样肉芽肿,则瘙痒 又减轻或消失。

3.大斑块型副银屑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自觉症状轻微,皮损为境界清楚的斑块,硬币至手掌大,数目不定,有轻度浸润,颜色初为鲜红或黄红,渐变为深红或暗紫红色,表面覆有少量鳞屑,不易剥离,无点状出血 ,皮损可呈豹皮状外观或排列与肋骨一致,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头面,手足偶可累及,不侵犯黏膜,病程缓慢,一般不会自然消退,久病后出现苔藓样肥厚或萎缩,类似皮肤异色症 的外观,Ackerman认为此即蕈样肉芽肿的斑片期损害。

4.小斑块型副银屑病:皮损为粉红色至黄红色,卵形或长形散在斑片或薄斑块,常常为指印样的斑片,上覆少许鳞屑,直径1~5cm,对称分布在躯干及四肢近端,无明显自觉症状,患者一般健康不受影响。

5.痘疮样副银屑病:多见于青少年,婴儿及老年人罕见,急性发病,皮损为淡红色或红褐色针头至扁豆大水肿 性红斑,圆形丘疹,丘疱疹 或脓疱 ,有的可发生水痘样水疱,严重者疱内可出血,坏死,结痂 ,甚至形成坏死性溃疡 ,消退后遗留轻度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也可遗留轻度萎缩斑,多突然出现于躯干,腋窝,四肢屈侧,不累及掌跖,黏膜,严重时可泛发全身,皮疹约2周左右治愈消退,但新疹可陆续发生,故病程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一般健康不受影响,可伴有发热,乏力 ,关节痛及淋巴结肿大 。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副银屑病症状文章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