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放射性肾炎

放射性肾炎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放射性肾炎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蛋白尿 管型尿 疲乏 肾病综合征 肾动脉狭窄 肾功能衰竭 肾缺血 栓塞性肾炎

  • 建议就诊科室:

    内科 肾病内科

  • 易感人群:

    无特殊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纤维蛋白原 血压 血液电解质检查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 尿肌酐

重点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 (1)急性放射性肾炎 可见贫血、蛋白尿(多数<2g/d,但偶可高至4~5g/d);可有管型尿和镜下血尿,并有进行性氮质血症。一般尿内无红细胞管型。 (2)慢性放射性肾炎 常见有单纯性蛋白尿、失盐性低渗尿、贫血;当病者表现为慢性肾炎时,出现轻至中度蛋白尿,尿沉渣有少量红、白细胞,偶见颗粒管型。浓缩功能差(多尿),可有低血钠、低血钾和酸中毒。肾功能损害恶化可有尿素氮、肌酐增高。 2、肾活检: (1)急性放射性肾炎 肾小球和小管变性、间质水肿和出血。如急性肾炎型,肾脏大小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增厚、断裂、玻璃样变,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内膜肿胀,大剂量照射后肾动脉及小动脉壁纤维素样坏死,血栓形成;甚至有些病例可见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检查无免疫球蛋白、补体或纤维蛋白原沉积,受累组织与正常组织易于区分。 (2)慢性放射性肾炎 在慢性放射性肾炎,肾脏可见严重血管硬化,肾小球缩小并有系膜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伴有轻度炎症反应,包囊明显纤维化,有时可见恶性高血压的坏死性血管病变。由于动脉壁的广泛坏死及血栓形成,引发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变性坏死,最终导致肾萎缩。如仅单侧肾接受放射线照射,则可出现单侧肾脏同样的病损。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分型,实验室检查及肾区接受放射线照射病史可做出本病诊断。 1.急性放射性肾炎 (1)潜伏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后6~12个月,儿童患者可短于6个月。 (2)前驱期:血压升高,贫血,心脏扩大 ,检查可发现蛋白尿。 (3)临床期:一旦症状出现,即迅速发展为极度疲乏 ,食欲不振,水肿,顽固性贫血,高血压;化验检查有BUN,Scr升高;进入临床期后化验可有中度以上的蛋白尿,血尿少见。 2.慢性放射性肾炎 (1)潜伏期:可由急性期衍变而来,部分患者也可在接受放射性照射若干年后才发病,呈慢性经过。 (2)临床期:主要症状有贫血,高血压,水肿;化验见蛋白尿,管型尿,低渗尿及肾功能受损的表现。 3.单纯性(无症状)蛋白尿 轻症患者仅有轻微的无症状蛋白尿,一般情况下肾功能可保持正常。 4.良性高血压 接受射线照射后2.5~5年,高血压伴不同程度蛋白尿,预后一般尚可。 5.恶性高血压 依其发生的时间分早期恶性高血压,若在接受治疗18个月所发生者称晚期恶性高血压,多由放射线所致的肾动脉狭窄 引起。 放射性肾炎应注意与恶性肿瘤所引起免疫性肾炎、淀粉样变肾损害等疾病鉴别: 1、 恶性肿瘤所引起免疫性肾炎:恶性肿瘤,相对的有良性肿瘤。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的局部肿块。临床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起病可急可缓,但多数病例不是从急性肾炎演变而来。 2、 淀粉样变肾损害:由于淀粉样物质积聚于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血管壁中,可产生多器官损害,AL蛋白及AA蛋白侵害肾脏有其各自的特点,前者常侵犯毛细血管壁及系膜区,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表现为主,后者主要侵犯系膜区,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