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肺棘球蚴病

肺棘球蚴病 (肺包虫病,肺包虫囊肿,肺包虫囊肿病,肺棘球蚴囊肿)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肺棘球蚴病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喘息 高热 呼吸困难 咳嗽 咯血 囊肿 脓肿 气短

  • 建议就诊科室:

    寄生虫 感染中心

  • 易感人群:

    粪-口传播

  • 传染方式:

    未知

  •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补体结合试验 胸部透视 免疫电泳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皮内试验

重点检查项目

1.嗜酸性细胞增多症 无特异性。 2.嗜酸性粒细胞过敏试验 有临床意义,方法为皮下注射0.3ml包虫囊液30min后抽血,若嗜酸性血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比注射包虫囊液前降低0.1以上)为阳性。 3.间接血凝法试验(IHA) 特异性较高,阳性率可达80%,多用于标本的普查,筛选。 4.包虫囊液皮内试验 (cosoni试验) 其阳性率可达90%~95%。 5.补体结合试验 其阳生率可达70%~90%,此法的诊断价值较小,但对判断疗效有帮助,如手术1年后补体结合试验仍呈阳性,提示体内仍有包虫囊肿存留。 6.对流免疫电泳(EIED) 用于对所有标本普查,筛选。 7.乳胶凝集试验(LA)。 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ICB)。 9.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OT-EICB) 为确诊性检查手段。 免疫诊断学检查对于诊断棘球绦虫非常有用,联合多项检查结果是目前最有价值的血清学诊断,可在有创检查前采用,上述免疫试验主要用于检测抗体,阳性率80%~90%,假阳性5%~10%,影响免疫反应的因素主要有抗原的特异及敏感不够理想,假阳性反应可见于感染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癌症和慢性免疫疾病的病人,阴性结果不能除外棘球绦虫病,因为一些包囊携带者不能监测到抗体,监测到免疫反应与幼虫包囊的部位,完整性和活性有关,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①肝内包囊比肺内包囊更易于激活抗体反应,如果忽略部位,抗体检查对于完整的细粒棘球绦虫包囊敏感性最差; ②肺,脑,脾内的包囊血清诊断诊断率较低,而骨内包囊更易刺激抗体反应; ③包囊瘘或破裂可刺激突发的抗体反应; ④衰退,钙化或死亡的包囊,血清学检查常呈阴性。 10.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为棘球蚴病主要诊断方法,在流行区,有明确接触史,单凭X线胸片大部分可以确诊,囊肿早期直径在1cm以下的,仅见边缘模糊的炎性阴影,直径>2cm的为轮廓清晰,边缘锐利的类圆形阴影,密度均匀而稍淡,低于心脏及实质性肿瘤的密度,至能明确诊断时已6~10cm,密度接近实质瘤一般为单发,也有多发的(图1)。 作为含液囊肿,立位透视吸气时膈肌下降,头,足径稍增加,呼气膈肌上升时,则横径稍长,上下稍短(“包虫呼吸征”),较大囊肿把肺纹理撑开,周围的肺纹理呈条索状包绕着囊肿的向肺门侧(“抱球征”),大囊肿可呈分叶状或多环状,下肺野的囊肿“坐在”膈肌上,使膈肌位置下降,甚至凹陷,有时须行人工气腹以明确是否为胸内囊肿,上肺的大囊肿常把纵隔推向对侧,在下叶的纵隔受影响少,而右肝顶部的巨大囊肿则明显使心脏向左移位,这个特点有助于鉴别诊断,少数病例有肺不张及胸膜炎。 如囊肿小支气管被侵犯穿透,少量气体进入内外囊之间,则出现一些特殊X线征(图2): ①少量气体进入内外囊之间,立位X线摄片气体上升至囊肿上部,局部有一弧形透明带(“新月征”), ②如气体进一步进入内囊,出现液平面,其上方见有代表内囊及外囊的2个弧形阴影(“双弓征”), ③当内囊破裂萎陷,皱缩的内囊浮于液面上,囊内液面上能见到不规则影(“水上浮莲征”)。 如囊肿破裂,内容物咳净,又未发生感染,胸片上表现为薄壁边缘光滑的含气囊肿,以后囊腔逐渐缩小,仅留有一些纤维化阴影,如囊肿破后发生感染,则囊壁增厚,周围有慢性炎症出现的可见肺浸润片状影,如破入胸腔,有胸腔积液或液气胸。 12.CT或B超检查 可见包囊内有分隔结构是有活性包囊的特征,肺部影像呈圆形包块,CT证实包块内充满液体,肝外包囊虫病的血清学检查阳性率低,根据包虫囊肿的病理形态与并发症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病理分类而划分为5型: (1)单发型:由于包虫囊内充满水样囊液,在B超,CT及MRI成像皆呈边缘整齐,呈现圆形或卵圆形孤立的液体占位阴影,其境界清晰,密度均匀,大小不等,一般为2~8cm,以右侧及双下肺多见,包虫囊壁与肺组织密度差别较大,而呈现界限分明,光滑的囊壁,在较大的包虫囊肿,其内,外囊壁间有潜在的间隙界面,可出现双壁征。 (2)多发型:在肺内探到两个以上具有包虫囊肿特征的影像,其间有肺组织或包虫囊壁相隔。 (3)钙化型:病程较久的包虫囊肿,其外囊肥厚粗糙并有钙盐沉积,甚至完全钙化,则包虫囊肿多已衰亡坏死,囊液呈脓性,包虫囊密度高而不均匀,囊壁肥厚呈不规则,并伴宽大声影及侧壁声影,CT及MRI显示壳状边缘,CT值>60HU。 (4)感染型:包虫囊内继发感染成脓液,因囊及部分子囊坏死塌陷,混在脓液中,则密度增高,内含坏死组织呈现絮状或点片状强弱 不均的阴影,CT增强后,包虫囊肿周围组织CT值增加而包虫囊肿不增加。 (5)破裂型: ①外囊破裂与支气管相通,少量空气进入内,外囊之间,形成星月状透亮影; ②内外囊同时破裂,并与支气管相通,空气进入内外囊,则出现液平面,其上方有双层弧的透亮带,此征象具有诊断价值; ③内外囊完全破裂,内囊塌陷,漂浮于液平面上,使气液面变得凹凸不平,如“水上浮莲”也称“水上浮莲征”,此征象为包虫囊肿破裂的典型CT表现; ④若囊内液体部分被咳出,囊腔缩小,使囊壁折叠时,其CT值很高,并难与肺内实质性肿块鉴别,若囊内容物完全咳出,可形成球形薄壁空腔; ⑤肺包虫囊肿并发感染后表现为囊壁增厚,如有支气管胸膜瘘时,可引起液气胸,也可因感染而形成脓胸或脓气胸;⑥肺外包虫囊肿,CT发现肺包虫囊肿,对诊断很有帮助,对肺包虫囊肿,禁忌采用胸部穿刺术作为诊断方法,因为穿刺可引起囊液外渗而产生超敏反应或包虫囊肿播散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多数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在病变区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低或消失,较大的囊肿可可压迫纵隔,使气管及心脏移位,在儿童可能出现胸廓畸形 ,并发有胸膜炎或脓胸的则有相应体征。 主要根据: ①曾在流行地区居住,有犬,羊等动物接触史, ②棘球蚴病的X线表现较典型,可见单发或多发边缘锐利的囊肿阴影, ③实验室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常在5%~10%,甚至可高达20%~30%,直接计数(0.15~0.3)×109/L,有时咳出物或胸水 中能查到囊肿碎片及囊,头节或小钩, ④其他诊断方法包括包虫皮内试验(Casoni试验),包虫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集试验等免疫方法, 目前有典型包囊虫肝脏影像所见,但血清阴性的病人,对肺内块状阴影在X线或超声导引下经皮或经纤支镜穿刺取活检或细胞学检查,但须注意,疑为包虫囊肿的忌行囊肿穿刺,以免引致囊液外溢,产生变态反应或原头蚴外漏造成棘球蚴病播散等严重并发症。 鉴别诊断 本病在临床或胸部X线表现上须与多种胸部疾病鉴别,与含气液肺囊肿鉴别,困难不大,合并感染时应与肺脓肿 ,炎症,曲菌病等相鉴别,肺内血肿包括肺外伤性血肿和手术后血肿,临床有胸部外伤史,如仔细分析,结合临床病史,认真观察病灶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在囊肿破裂有并发症的,临床及X线表现复杂较易误诊,须加鉴别的病有肺囊肿,肺癌 ,肺转移瘤 ,肺脓肿,结核球,纵隔肿瘤 ,胸腔多种疾病引起的积液及心包囊肿 等,上述一些病变大部分需手术治疗,鉴别诊断不清的应开胸探查。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