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木斯克出血热是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为:病毒性抗原、自然疫源性、出血症状和良性经过,1941~1943年曾发现本病,1944~1945年在前苏联西伯利亚的鄂木斯克北部农村首次报告本病, 1945年和1946年两次鄂木斯克出血热暴发,分别发病 200 余人和 600 余人。 [详细]
别名: Omsk hemorrhagic fever
是否属于医保: 暂无
发病部位: 血液血管
挂号科室:
传染方式:未知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典型症状: 呕吐 肢体疼痛 头痛 面颊及上 ... [详细]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临床检查:急性期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浆细胞 增多...[详细]
常用药品: 转移因子胶囊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注射
解释:呕吐是胃内容物,甚至胆汁、肠液通过食道反流到口腔,并吐出的反射性动作。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和... [详情]
解释:肢体疼痛指个别肢体某处的局限性疼痛,多由局部疾患引起;也可是近端部位疾患的感应痛或放射痛,或是全身性疾... [详情]
解释: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涉及到各个科室,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多见,发病率高,人群中几乎90%的人... [详情]
解释: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 [详情]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北京市海淀区昌运宫15号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潍坊市东风东街209号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5号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富阳区银湖街道高桥东路8号
等级不详/综合医院
石家庄跃进路179号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