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 不典型胸痛 疲乏 头晕 心悸 呼吸困难 紧张 焦虑 乏力 二尖瓣脱垂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外科 内科 外科
无特殊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心电图 造影检查 二维超声心动图 胸部平片
重点检查项目1.X线检查:多数患者心影无明显异常,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者左心房和左心室明显增大,胸部骨骼异常最为常见,左心室造影显示二尖瓣脱垂和返流,右前斜位投照见收缩期二尖瓣后瓣呈唇样突入左心房;左心室收缩不对称,心室后基底或中部强烈收缩,呈向内凹陷的“芭蕾足”样改变。 (1)多数患者有直背,漏斗胸或胸椎侧突。 (2)二尖瓣脱垂无并发二尖瓣闭锁不全者心影正常。 (3)并重度二尖瓣闭锁不全患者显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当左心功能不全时可有肺淤血,肺纹理增粗等,后期可有右室增大,心脏呈梨形。 2.心电图检查:多数患者心电图可正常,部分患者表现为Ⅱ,Ⅲ,aVF导联T波双相或倒置,以及非特异性ST段的改变,此改变在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运动后更明显。 (1)T波:下壁(Ⅱ,Ⅲ,aVF)和左胸导联(V4~5)T波呈倒置或双向,以轻度倒置为最常见,T波倒置在立位,运动后或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时出现或加重,提示与乳头肌受到过度牵拉可能有关。 (2)ST段:S-T段在静息时很少变化,而在运动试验后可有明显S-T段压低,但在运动高峰时ST段又趋向恢复正常,而且冠脉造影正常,ST-T波改变可能或乳头肌缺血,或瓣膜脱垂后左室张力增加,以及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 (3)Q-T间期延长:不常见,但为特征之一,可能与猝死有关,Paddu等发现血儿茶酚胺浓度的升高与QTc延长密切相关,也可能是发生严重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基础。 (4)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其次为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等,少数可出现心室颤动或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甚至窦性停搏。 3.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二尖瓣脱垂具有特别的意义,M型超声可见收缩晚期二尖瓣叶关闭线(CD段)弓形后移超声2mm和全收缩期后移超声3mm,同时,收缩期一段瓣叶或前后瓣叶均呈吊床样改变,二尖瓣前叶活动幅度增大,二维UCG可见收缩期二尖瓣关闭时前后叶结合处或其瓣叶突向左心房,其顶部超过了二尖瓣环的连线,二尖瓣活动范围明显增大,腱索断裂时,瓣叶呈“连枷样摆动”,腱索增长,松弛,断裂时可见断端漂动,左心室,左心房扩大。 多普勒UCG可在左心房探及收缩期反流频谱及多彩镶嵌反流束,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尖四腔位示意图: a.二尖瓣后叶轻度超出瓣环; b.二尖瓣前叶轻度超出瓣环; a和b.图中瓣膜对合点在左室内; c.二尖瓣前,后叶中度超出瓣环,对合点在瓣环上; d.二尖瓣前,后叶重度超出瓣环伴对合点超出瓣环。 LA为左房,LV为左室。 4.左心室造影:有助于二尖瓣脱垂的诊断,不仅可明确瓣叶的脱垂,而且可半定量二尖瓣反流,右前斜位对后叶脱垂观察较清楚,而左前斜位则适用于前叶脱垂。
诊断鉴别诊断 二尖瓣脱垂临床诊断主要是根据典型的听诊特征收缩中期喀喇音及收缩中,晚期杂音,药物和动作对杂音的影响,结合超声心动图,必要时作左心室造影,一般多可确诊,在排除继发于各种心血管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二尖瓣脱垂后,才能考虑为原发性二尖瓣脱垂。 鉴别诊断 一般认为,二尖瓣脱垂不是一种心脏疾患,而是二尖瓣的一种病变,可为正常的二尖瓣脱垂或为病理性的二尖瓣脱垂,故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绝大多数生理性患者无典型症状,故临床上应对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二尖瓣脱垂进行鉴别: 1、生理性二尖瓣脱垂患者中,常规超声心动图部分表现为前后叶均脱垂,含服消心痛10 mg 15 min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长轴,四腔心切面观察,均表现为不同程度前后叶脱垂征,有些病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脱垂不清楚,超声检查,可清楚的显示前叶脱垂或后叶脱垂,伴发胸廓畸形。 2、病理性二尖瓣脱垂综合征中,伴发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者,超声检查,除二尖瓣关闭不全外,还表现二尖瓣前后叶脱垂。 3、二尖瓣脱垂喀喇音应与动脉瓣喷射音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