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心 感觉障碍 间歇性头痛 颅内高压 颅内压增高 偏盲 生长缓慢 视神经萎缩
神经外科 外科
无特定的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脑电图检查 颅脑CT检查 肿瘤筛查 脑血管造影 颅脑MRI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脑电图检查 曾是凸面脑膜瘤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近年来已被CT所代替,目前脑电图的作用在于术前和术后对病人癫痫情况的估价,以及应用抗癫痫药物的疗效评定。 2.脑血管造影 可以了解肿瘤的血运情况,供血动脉的来源[颈内和(或)颈外动脉],大脑中动脉是否受肿瘤压迫而移位及引流静脉是否通向侧裂静脉等,可见到额颞及中央区局部血供的特征性移位,枕区肿瘤血管表现不很明显,椎动脉造影可见大脑后动脉增粗,肿瘤一般由颈内,颈外动脉双重供血,动脉期可见颅内肿瘤区病理性血管,由于肿瘤血运丰富,静脉期肿瘤染色清楚,呈较浓的片状影,具有定位及定性诊断的意义。 3.CT扫描 可见肿瘤所在部位有密度均匀,增强明显的团影块,边缘完整,肿瘤周缘常可见脑组织水肿带。 4.MRI扫描 肿瘤信号与脑灰质相似,T1加权像为低到等信号,T2加权像为等或高信号,肿瘤边界清楚,常可见到包膜和引流静脉,亦可见到颅骨改变,水平位和冠状位摄片能清晰显示肿瘤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诊断鉴别通常凸面脑膜瘤体积很大时,诊断比较容易,20世纪70年代以前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头颅平片和脑血管造影,70年代以后CT应用于临床,对此病可做出非常明确的诊断,而且比MRI更清楚,因在后者的图像中有时肿瘤与水肿混在一起,影响定性诊断,如术前怀疑肿瘤与矢状窦有关,需行脑血管造影或MRI加以证实,当然,对诊断凸面脑膜瘤,脑血管造影并不是必需。 大脑凸面各不同部位的胶质瘤,一般生长速度较脑膜瘤为快,根据其所处大脑凸面部位的不同,症状各异,但其相应症状的出现都早于而且重于同部位的脑膜瘤,额极部的胶质瘤在早期很难与同部位的脑膜瘤相区别,但是一旦其临床症状出现,则进展速度快,脑血管造影 显示相应部位的血管位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