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如何鉴别?

诊断标准

1995年10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1.男女之比为8.5:l,发病年龄大多在40岁以上。

2.有慢性肢体动脉缺血性表现:麻木,怕冷(或灼热),间歇跛行,淤血,营养障碍改变,甚至发生溃疡 或坏疽,常四肢发病,以下肢为重,有20%~25%发生急性动脉栓塞或动脉血栓形成。

3.患肢近心端有收缩期血管杂音 。

4.各种检查证明,有肢体动脉狭窄闭塞性改变,下肢胭,股动脉以上病变为多见(常累及肢体大,中动脉)。

5.常伴有高血压 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 病,脑血管动脉硬化等疾病。

6.排除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雷诺病,冷损伤血管病等其他肢体缺血性疾病。

7.动脉造影:

①下肢动脉病变,胭,股动脉以上病变占60%以上;

②动脉多为节段性闭塞,闭塞段之间的动脉和近心端动脉多呈迂曲,狭窄,因粥样斑块沉积,动脉呈虫蚀样缺损;

③由于广泛肢体动脉硬化,侧支血管很少,而肠系膜下动脉,骶中动脉,髂内动脉和股深动脉等主要分支动脉,就成为侧支血管,可发生迂曲,狭窄,闭塞。

X线平片检查,主动脉弓,腹主动脉和下肢动脉有钙化 阴影。

临床分期标准

1995年10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临床分期标准如下:

一期(局部缺血期):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以间歇性跛行 为主,有发凉,麻木,胀痛 ,抗寒能力减退。

二期(营养障碍期):肢体缺血表现加重,同时有皮肤粗糙 ,汗毛脱落,趾(指)甲增厚,趾(指)脂肪垫萎缩,肌肉萎缩 ,间歇性跛行,有静息疼痛。

三期(坏死期):除具有慢性肢体缺血表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疼痛之外,发生肢体溃疡坏疽,根据坏死范围又分为三级。

1级坏死(坏疽) 局限于足趾或手指。

2级坏死(坏疽) 扩延至足背或足底,超过趾跖关节(手指超过指掌关节)。

3级坏死(坏疽) 扩延到踝关节或小腿(手部至腕关节者)。

鉴别诊断

在本病诊断时, 还须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便和几个疾病鉴别开来:

①间歇性跛行须与非血管性下肢疼痛造成的跛行(如神经源性跛行) 区分开来。

②对于突发下肢发凉,麻木,静息痛等急性下肢缺血患者,跛行病史是动脉血栓形成 和动脉栓塞鉴别的主要依据。

③年龄和发病部位是本病与大动脉炎 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的鉴别要点, 大动脉炎好发于年轻女性, 主要侵犯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多见于吸烟的青壮年男性, 主要累及肢体的中,小动脉及静脉,常并发血栓性静脉炎 ,病程进展慢,无动脉壁钙化,无糖尿病 ,高血压 ,高血脂 等。

④雷诺病 (征) :好发于青年女性,常因寒冷或情绪变化激发手指皮肤色泽的典型改变,多为双侧对称性,少数患者可发生于下肢或四肢,非发作期,患指(趾) 颜色正常。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鉴别文章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