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体征 对光反射迟钝 钙化 眶上裂综合征 颅内压增高 颞骨隆起 偏盲 蝶鞍变形
神经外科 外科
无特殊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脑血管造影 细胞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病理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测 颅脑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病理组织学检查:颅内脑膜瘤与眶内脑膜瘤的组织结构相同,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细胞边界不清,细胞排列成漩涡状,有纤维组织分隔,组织病理学一般分为三型: 1.内皮型或砂粒型:圆形或椭圆形内皮细胞组成,在漩涡的中心或血管旁见沙粒体,此型常见。 2.纤维型:瘤细胞呈梭形,排列成栅栏状或呈波浪形,约占脑膜瘤的32%。 3.混合型:瘤组织中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内皮细胞,也有呈梭形的酷似纤维细胞的瘤细胞。 4. X线检查:早期由于病变范围较小,X线可能无重要发现,晚期可显示眼眶外壁,蝶骨大,小翼密度增高,边界不清楚。 5.超声波探查:病变侵及眼眶后超声才可能发现病变,B超显示眼眶外侧扁平低回声占位病变(有软组织肿块)或发现眶外侧脂肪受压变窄;A超显示病变呈不规则低反射,超声波检查对诊断视神经鞘脑膜瘤帮助较大,但继发性蝶骨脑膜瘤未侵犯蝶骨眶面或瘤体扁平时可无阳性发现,当瘤体增大压迫眶脂肪时,可见回声少且声衰减多的异常回声区。 6.CT扫描:可见到以蝶骨嵴为中心的球形生长的肿瘤,边界清楚,经对比增强后肿瘤影明显增强,如肿瘤压迫侧裂静脉,脑水肿较显著,蝶骨嵴脑膜瘤CT扫描常有重要发现: ①眼眶外壁或蝶骨嵴骨增生肥厚,弥漫隆起或不规则增生,边界不清楚,偶可见局部骨破坏; ②眼眶侧或颅内有软组织块影,肿物常呈扁平形或不规则形,晚期肿瘤可能体积较大; ③其他征象包括:脑膜瘤尾征。 7.MRI:MRI对诊断本病是有意义的,MRI可以显示肿瘤与蝶骨翼和眼眶的关系,骨质破坏情况等,尤其是对内侧型的蝶骨嵴脑膜瘤,MRI还可以提供肿瘤与颈内动脉的关系,有时肿瘤将颈内动脉包裹在内,或肿瘤附着在海绵窦上,这些情况对手术切除肿瘤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增强后的MRI图像更清晰。 蝶骨嵴脑膜瘤在T1WI和T2WI上呈低信号或中信号,增强明显,和CT相比,MRI对于体积较小的肿瘤显示较好,颅内恶性脑膜瘤可侵及眶内,颅内,呈多发肿瘤。 8.脑血管造影 :可以了解肿瘤着色及其供血情况,现在已不用做定位诊断,但它可以提供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与主要血管的毗邻关系,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供血动脉主要来自眼动脉分支,如肿瘤向前颅窝发展可见筛前动脉供血,同时可见颈内动脉虹吸弯张开,有时颈内动脉受肿瘤直接侵犯,表现为管壁不规则,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颈外动脉分支,如脑膜中动脉,出现典型的放射状肿瘤血管,肿瘤染色在静脉期比动脉期更明显,因肿瘤压迫,侧位像可见大脑中动脉一般被抬高,在脑血管造影 同时,见到颈外动脉供血者,可同时行血管栓塞,使手术出血减少。
诊断鉴别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及MRI,一般可明确做出临床诊断,典型临床症状可提供诊断线索,X线检查可发现蝶骨嵴和蝶骨大,小翼增生,有时还可发现眶上裂扩大或虫蚀样骨破坏,病变部位出现沙砾样钙化 。 和蝶骨嵴脑膜瘤 容易混淆的是骨纤维异常增生症,后者是一种先天性骨发育异常,发病年龄较小,CT显示广泛骨增生如额骨,蝶骨,眶骨,筛骨,上颌骨等,主要鉴别点是增强CT或MRI后眶内和颅内无软组织肿块。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