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登革出血热

登革出血热 (登革休克综合征)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登革出血热如何鉴别?

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资料与登革热相同。

2.临床表现有典型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有出血倾向 ,如皮肤有瘀点,瘀斑,腔道出血,如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阴道出血,或胸腔,腹腔出血等,登革休克综合征患者出现血压和脉压的进行性下降,当收缩血压<12.0kPa(90mmHg),脉压<2.7kPa(20mmHg)时,患者即进入休克状态。

3.实验室检查 可发现血液白细胞总数从减少到轻度增加,中性粒细胞稍增多,血小板减少 ,可低至30×109/L以下,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增加20%以上,凝血因子减少,补体水平下降,纤维蛋白降解物升高,血浆清蛋白降低,血清转氨酶升高,出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下降,血清学检查和病毒分离同登革热。

若患者有符合登革热诊断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典型的临床表现,血清中抗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恢复期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或更高增长,或在血清中分离出登革病毒,再加上发生多器官较大量出血,肝大,血细胞比容增加20%以上者,诊断为登革出血热,若患者在登革出血热的基础上同时伴有休克者,则诊断为登革休克综合征。

鉴别诊断

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 综合征应与下列疾病作鉴别诊断:

1.钩端螺旋体病 皮疹 ,皮肤瘀点较少见 较常出现腓肠肌痛,眼结膜下出血,早期即有肾损害,尿中出现蛋白质,细胞和管型,外周血液白细胞增多,若延误诊治,重型病例后期常出现出血和多器官损害,血清钩端螺旋体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2.败血症 多有原发性感染病灶 外周血液白细胞增多,核左移,休克常见,若延误诊治,重型病例后期可出现出血和多器官损害,迁徙化脓性病灶,血液培养有细菌生长。

3.流行性出血热 病程中疼痛,高血容量综合征,肾损害更显著,外周血液白细胞增多,常达20×109/L以上,异型淋巴细胞占10%以上,多于退热时出现休克,病情加重,随后出现少尿或无尿,若延误诊治,重型病例后期则出现严重出血和多器官损害,血清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 阳性。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多于冬春季发病 头痛 ,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瘀点,脑脊液离心沉淀涂片 经革兰染色后镜检可在中性粒细胞的胞质内发现紫红色球菌,血液,脑脊液培养可有脑膜炎 球菌生长。

5.恙虫病 重型病例后期亦可导致出血和多器官损害 可在绝大多数病例的皮肤发现焦痂或溃疡 血清变形杆菌凝集试验(外-斐反应)检查,OXK凝集抗体阳性,效价达1∶160或以上,血液接种于小鼠腹腔可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

6.伤寒 缓慢起病 体温逐渐升高,表情淡漠,玫瑰疹常见,外周血液白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若延误诊治,重型病例后期亦可出现出血和多器官损害,血清肥达试验可阳性,血液培养可有伤寒杆菌生长。

7.重型药物过敏 反应有应用致敏药物史 皮疹可为多形性,如斑丘疹,荨麻疹 ,瘀点,瘀斑等,严重病例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广泛性皮肤充血,水肿 ,瘙痒常见,若延误诊治,重型病例后期亦可出现休克,出血和多器官损害,血液白细胞总数常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8.急性中毒 有误食毒物史,如毒蘑菇,河豚,鱼胆,杀虫剂,毒鼠药,甲醇等,起病急,突然出现头痛,腹痛 ,呕吐,视力 障碍,肢体乏力或麻痹,昏迷 ,若延误诊治;重型病例后期亦可出现休克,出血和多器官损害,进食后的残余物,血液与尿液分析 有助于明确诊断。

9.急性白血病 起病较缓慢 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 ,出血和易发生感染,体格检查可发现胸骨压痛,肝,脾大 ,若延误诊治,后期亦可出现休克,出血和多器官损害,外周血液出现幼稚的白细胞,骨髓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登革出血热鉴别文章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