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绞痛 腹水 腹痛 腹泻 高热 寒战 黄疸 胆囊壁纤维化
寄生虫 感染中心
无特定的人群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血凝试验 肝功能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皮内试验 胆道造影 肠镜 涂片
重点检查项目1.虫卵检查 粪便中找到虫卵可以确诊华支睾吸虫病,检出率约50%左右,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涂片 法,水洗沉淀法,改良加藤厚膜涂片法及醛醚法,后2种方法检出率较高,直接从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查虫卵,检出率接近100%,因操作麻烦,增加病人的痛苦,不宜常规使用。 2.免疫学检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诊断华支睾吸虫病,血清阳性率达89.7%~100%,本法简便,快速,血样用量少,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判断结果容易,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还有多种常用的方法,皮内试验 的阳性率在92%~95%,约有5%假阴性,可作初步筛选,血清免疫学间接血凝试验 (IHA)阳性率90%。 3.血象 可有白细胞总数增多,嗜酸粒细胞升高;严重感染可出现贫血象。 4.肝功能试验 轻度感染者变化不大;重度感染者主要表现为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少,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可倒置,ALP升高;血清ALT正常或轻度升高。 5.B型超声波检查 中重度感染时常见到肝内胆管扩张,肝脏肿大,扩张的小胆管呈“丛林”状分布,围绕扩张的小胆管形成一个个不伴声影的小光团或沿门静脉分支走行呈点状强回声,似“繁星”散布。 6.胆道造影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经十二指肠镜 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以ERCP较常用,胆道造影的特点是:扩张的胆管不是以“树枝状”由粗变细,而是因虫体阻塞,增宽的胆管分枝突然截断,呈“秃枝状”或末端呈“囊状”,扩张的胆管内也可见细丝状或椭圆形透亮区。 3.CT扫描 华支睾吸虫引起的胆管典型的CT改变变是肝内胆管从肝门向被膜方向均匀扩张,管径大小相近,这与一般阻塞所致的胆管扩张是从肝门向周围逐渐缩小有明显差别,引起被膜下胆管末端呈囊状或杆状扩张的发生率也较高,达90.8%(148/163例),CT可同时显示合并病变。
诊断鉴别在流行区,由于人们普遍对本病有所认识,根据临床表现等很容易确诊,但在非流行区易导致误诊,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1.病毒性肝炎 需与华支睾吸虫感染早期表现相鉴别,病毒性肝炎早期即可有黄疸 ,肝脏弥漫性肿大,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检查 ,血清免疫学检查,粪虫卵检查可达到明确诊断目的。 2.单纯消化不良 二种疾病均有消化不良症状,根据病史,粪虫卵检查,免疫学检查排除华支睾吸虫感染。 3.阿米巴肝脓肿 发病前有痢疾或腹泻 史,然后有发热,肝区痛,大便找到阿米巴滋养体,B超或CT显示肝内有液性占位,肝穿刺见典型的巧克力样脓液。 4.肝片形吸虫病 肝片状吸虫(fasciola hepatica)寄生在草食类家畜和野生动物的肝脏内,主要终宿主为牛,羊,猪,人偶然感染,主要是食用了含该虫囊蚴的水生植物,如水芹菜或饮用被囊蚴污染的生水,本病与华支睾吸虫相似,鉴别主要依靠虫卵检查。 5.肝吸虫与异形吸虫(heterophyes)的混合感染或异形吸虫单独感染 该病在我国已有发现,异形吸虫的生活史与华支睾吸虫的生活史相似,但此虫主要寄生于肠道黏膜深处,可随血流侵入人体其他脏器造成局部栓塞与异位损害,异形吸虫的虫卵与华支睾吸虫的虫卵形态,大小极为相似,应注意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