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肠套叠 大便习惯改变 腹痛 里急后重 贫血 消瘦
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无特定的人群
无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腹部平片 肠镜 CT检查 气钡双对比造影 核磁共振成像(MRI)
重点检查项目大便呈黏液血便,潜血试验阳性。 1.X线检查 采用钡灌或气钡双重造影,亦可用清水灌肠,把水作为对比剂,可使脂肪瘤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对比更明显,X线主要表现: (1)腹部平片 可见低密度脂肪组织亮影。 (2)钡灌或气钡造影,肠腔内可见边缘光滑的圆形或卵圆形充盈缺损。 (3)挤压征检查中压迫瘤体可有形态的改变,其他肿瘤无此现象。 2.结肠镜 检查 可直接观察到有蒂或无蒂自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或糜烂的半球形或分叶状黄色肿瘤,用活检钳压迫肿瘤,富有弹性,加压能使凹陷,放后恢复原状,即可以看到所谓的枕垫征;用活检钳提瘤体,表面的黏膜产生帐篷效应;用活检钳在同一部位反复活检,可露出脂肪组织即所谓“裸脂征”,获得组织可供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3.CT检查 为形态规则的低密度块影,CT值多为-80~-120Hu注射造影剂后,其影像更为清晰。 4.MRI检查 MRI有较好软组织分辨力,区分不同的组织结构,对脂肪组织具有独异性强信号,脂肪的质子密度高,T1值为60~80ms呈白色强MRI信号。
诊断鉴别大肠脂肪瘤的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临床诊断颇困难,国内文献报道是30例中仅3例术前明确诊断,而且本病的外观及症状颇似癌前或恶性病变,因此对本病要有高度认识,临床上如出现腹痛,大便异常及便血 等3大症状必须作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 1.临床表现。 2.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大肠脂肪瘤 应与大肠息肉 及腺瘤,大肠癌 ,大肠气囊肿 病,平滑肌瘤及神经纤维瘤 相鉴别,在临床表现上症状多无特异性,但根据辅助检查,如X光,CT,肠镜 等一般鉴别并不困难,特别是肠镜下活检能直接提供病理学依据,诊断大肠脂肪瘤时应注意部分病人可能伴有消化道恶性肿瘤,国内报道30例大肠脂肪瘤中有1例伴发大肠腺癌,而国外文献报道大肠脂肪瘤伴发消化道恶性肿瘤者高达30%。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