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 鳞屑 尿急 尿频 湿疹 水泡 白带增多
妇产科学 妇科 妇产科
好发于女性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涂片 尿糖 血糖
重点检查项目1.直接检查法:是临床最常用检验方法,阳性检出率为60%,其优点是简便,快捷。 (1)盐水法:取外阴阴道分泌物少许,涂于载物玻片上,加1~2滴生理盐水调和。 (2)氢氧化钾法:取少许凝乳状分泌物,放于盛有10% KOH或生理盐水玻片上,混匀后在显微镜下找到芽孢和假菌丝,由于10% KOH可溶解其他细胞成分,假丝酵母菌检出率高于生理盐水,检查无症状寄居者的阳性率为10%,而有症状的阴道炎阳性检出率为70%~80%。 2.革兰染色法:此方法阳性检出率为80%,取分泌物涂片 ,固定后,革兰染色,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成群革兰染色阳性的卵圆形孢子和假菌丝。 3.培养法:如疑为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多次检查均为阴性,可作真菌培养,取标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上,放入37℃温箱内,24~28h后观察,可见大量小而白的菌落,取之进行显微镜镜检,培养阳性率几乎均可达100%,作假丝酵母菌培养主要是观察菌落形态,颜色,气味及显微镜下的表现,先放大10倍下检查整个培养板,这已足够能分辨酵母菌细胞,假菌丝体及原壁孢子,进一步可通过生化法检测糖,含氮化合物及维生素的消耗量来分辨不同种属。 通常,如果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且在显微镜下见到芽孢和假菌丝即可做出诊断,不需再作培养,以减少不必要的有关费用支出,但是,由于显微镜检查并非是一种很敏感的方法,因此也常需作真菌培养来确诊。 4.菌种鉴别实验:如需确定分辨假丝酵母菌的种类,必须进行发酵试验,同化试验,并就其菌落形态特征进行鉴别。 5.pH值测定:具有重要鉴别意义,若pH值<4.5,可能为单纯假丝酵母菌感染,若pH值>4.5,并且涂片中有多量白细胞,可能存在混合感染。 6.对于年老肥胖或久治不愈患者,应查尿糖 ,血糖 以寻找病因。
诊断鉴别诊断标准 对于无症状的阴道寄居及有症状的外阴阴道炎在病原菌及病原菌的特征上无差别,由于假丝酵母菌在无症状的阴道寄居时往往仅见到芽孢而很少见菌丝,故在有症状患者的分泌物中找到芽孢和菌丝即可做出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诊断,有关实验室对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诊断步骤。 假丝酵母菌外阴阴道炎的阴道pH值通常是<4.5,若阴道pH值>4.5,涂片背景中的细胞较多,提示混合感染,常是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等,同时pH的测定在治疗后也应测定,只有阴道pH值恢复到正常妇女的状态,症状也消失,白带涂片检查(—),才能算真正治愈,若症状消失,白带涂片检查(—),阴道pH值未恢复到正常妇女(pH值4),则也仍易复发。 鉴别诊断 1.滴虫性阴道炎 :外阴瘙痒 ,灼热感及白带增多,为两者的共同表现,但滴虫性阴道炎的白带稀,黄色,泡沫状,有腥臭,分泌物镜检可找到滴虫。 2.老年性阴道炎 :多见于老年妇女,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水状,阴道黏膜充血,有出血点,镜检找不到假菌丝。 3.细菌性阴道炎 :临床症状轻微,白带多,稀薄,均质性,有鱼腥味,分泌物镜检有线索细胞 存在。 4.女阴湿疹 :有明显瘙痒,但白带不多,外阴有红斑 ,糜烂,渗液,结痂,脱屑及搔痕,分泌物镜检也查不到假菌丝。 5.在临床和实验室对假丝酵母菌感染也须作鉴别,因为有外阴瘙痒,灼热感及白带增多等并非均是假丝酵母菌感染,许多病原体均可引起几乎相似的症状或体征,所以必须进行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