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痛 呆滞 盗汗 低热 毒血症 高热
骨科 脊柱外科 结核病科 骨外科 感染中心
以儿童患者多见
无
手术治疗 支持性治疗 康复治疗
体温测量 核磁共振成像(MRI) 骨关节及软组织CT检查 血液检查 CT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血细胞沉降率增快。 1.X线检查 (1)骨关节改变:X线片上以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表现为主,一般在发病后2个月内没有阳性X线征象,因此,对可疑病例需重复摄片或采用其他检查,中心型的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中央,在侧位片比较清楚,很快出现椎体压缩成楔形,前窄后宽,也可以侵犯至椎间盘,累及邻近椎体,边缘型的骨质破坏集中在椎体的上缘或下缘,很快侵犯至椎间盘,表现为椎体终板的破坏和进行性椎间隙狭窄,并累及邻近两个椎体,边缘型的骨质破坏与楔形压缩不及中心型明显,故脊柱后凸不重。 (2)寒性脓肿表现:在颈椎侧位片上表现为椎前软组织影增宽,气管前移,胸椎正位片上可见椎旁增宽软组织影,可为球状,梭状或筒状,一般并不对称,在腰椎正位片上腰大肌脓肿的表现为一侧腰大肌阴影模糊,或腰大肌阴影增宽,饱满或局限性隆起,脓肿甚至可流注至臀部及股三角区,在慢性病例可见多量钙化阴影。 2.CT检查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可见有空洞和死骨形成,即使是小型的椎旁脓肿,在CT检查时也可发现,CT检查对发现腰大肌脓肿有独特的价值。 3.MRI检查 MRI检查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在炎性浸润阶段即可显示异常信号,还可用以观察脊髓有无受压和变性。
诊断鉴别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X线片,CT,MRI及实验室检查,临床确定诊断不难。 鉴别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 本病好发于40岁以下男性,不满20岁发病的更为多见,也有腰痛与腰椎强直,血细胞沉降率增快,很容易与脊柱结核混淆不清,但本病100%有骶髂关节炎症,没有全身中毒症状,X线检查看不到骨破坏与死骨,胸椎受累后会出现胸廓扩张受限等临床表现,足以鉴别。 2.化脓性脊柱炎 化脓性脊柱炎发病急,有高热及明显疼痛,进展很快,早期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X线表现进展快,其特征性X线表现可资鉴别。 3.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无全身症状,有下肢神经根受压症状,血细胞沉降率不快,X线片上无骨质破坏,CT检查 可发现突出的髓核。 4.脊柱肿瘤 脊柱肿瘤多见于老年人,疼痛逐天加重,X线片上可见骨破坏累及椎弓根,椎间隙高度正常,一般没有椎旁软组织肿块影。 5.嗜酸性肉芽肿 嗜酸性肉芽肿多见于胸椎,患者年龄通常不满12岁,整个椎体被均匀性压扁成线条状,上,下椎间隙完全正常,没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6.退行性脊椎骨关节病 退行性脊椎骨关节病为老年性疾病,有普遍性椎间隙变窄,邻近椎体上下缘硬化发白,有骨桥形成,没有骨质破坏与全身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