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扩张症 败血症 疣状增殖
血管外科 外科
好发于幼儿
无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皮肤颜色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1、草莓状毛细血管瘤的颜色大部分都是表现为暗红色的,或者是紫红色的。 2、患者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形状有的是圆形,或是椭圆形,它是由散在红斑点融合或是不完全融合的班块,使红点融合成成一片。 3、病损处有的突出,也有一部分是不突出于周围的正常皮肤表面,斑块的表面比较粗糙,大部分是呈现为颗料状的小红点。它会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长大,还会高于周围的正常皮肤,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厚度增加、病灶的面积也会越大。 4、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在发病最初主要表现为一个或者是数个红点,并且往往会聚集在一处。 5、斑块的形状各异,外形形状与草莓或是杨梅的形状非常的类似,因此,将它将之为草莓状血管瘤。
诊断鉴别诊断 (1) 多在出生后1个月~2个月出现,初发如针头至黄豆大,逐渐增大,进入增殖期,到1岁左右缓慢进入退化期,多数患儿5岁左右退化。 (2) 暗红或鲜红色隆起,质软,压之退色,无自觉症状。 (3) 好发于面部,亦可见于颈、胸、背等部位。 诊断鉴别 (1) 鲜红斑痣:压之退色的鲜红斑片,不突出皮肤表现,一般在出生时即明显可见,不会自然消退。病理检查可见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内皮细胞无异常增殖。 (2) 海绵状血管瘤:隆起的鲜红或紫红色肿瘤,压之可缩小,去压后又复原状,多在出生时即出现,不会消退。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