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规则热 肠穿孔 肠鸣 肠外结核 弛张热 腹痛 便血 便秘 回盲部结核 粪便黑色并带有血液
外科 普外科 内科 消化内科 感染中心 发热门诊 结核病科
多为青壮年
无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结核菌素试验(OT 涂片 内镜检查 X线钡影跳跃征 聚合酶链式反应 腹腔镜 纤维结肠镜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
重点检查项目实验室检查 1.血象:溃疡型肠结核可有中度贫血,无并发症者白细胞计数正常,但淋巴细胞增多,90%的患者血沉明显增快。 2.粪便检查:溃疡型肠结核粪便外观糊状,无黏液脓血,镜检可见少量脓细胞和红细胞,粪便浓缩找到MTB同时痰菌阳性具有诊断意义,合并肺结核者痰菌可阳性,对诊断有参考意义。 3.结核菌素试验:可为阳性或强阳性,强阳性对增生型肠结核诊断意义较大。 4.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又称DNA体外扩增技术,PCR技术在基因水平上为结核病原学快速,敏感,特异诊断开辟了新的途径。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X线钡餐造影包括双重对比或钡剂灌肠检查对肠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钡餐检查除可明确胃肠的器质性病变外,还可了解其功能性障碍,故应属首选,对有并发肠梗阻者,最好进行钡剂灌肠,因为钡餐可以加重肠梗阻,往往促使部分性肠梗阻演变为完全性肠梗阻;对病变累及结肠的患者宜加用钡剂灌肠检查,常可更满意地显示结肠器质性病变。 在溃疡型肠结核,病变的肠段多有激惹现象,钡剂进入该处排空很快,充盈不佳,病变上下两端肠曲钡剂充盈良好,称为X线钡影跳跃征 象,在回盲结核,由于盲肠和其邻近回肠有炎症,溃疡,该处往往不显影或显影极差,回肠末段则有钡剂潴留积滞,病变的肠段如能充盈,可因黏膜遭破坏而见皱襞粗乱,肠的边缘轮廓不规则,且由于溃疡,而显锯齿状征象,当病变发展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有时可见肠腔变窄,肠段收缩变形,回肠盲肠正常角度丧失,回盲瓣硬化并有盲肠内侧压迹,此外,伴有肠功能紊乱常使钡餐在胃肠道运动加快,于12h内几乎全部排空,小肠有分节现象,并见钡影呈雪花样分布,病变广泛并涉及各段结肠者,其X线征象可酷似溃疡性结肠炎的表现,但结肠结核多同时累及回肠末端,病变则以结肠近段为主,下段即使累及,病变较轻。 增生型肠结核主要表现为盲肠或同时升结肠近段,回肠末段的增生性狭窄,收缩与畸形,可见钡影充盈缺损,黏膜皱襞紊乱,肠壁僵硬,结肠袋形消失,往往因部分梗阻而使近端肠曲明显扩张。 2.乙状结肠镜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一般肠结核患者不作为常规检查措施,但在重症患者病变涉及乙状结肠下段或直肠者,可借助乙状结肠镜检查和直视下采取活组织检查,以明确溃疡的性质与范围,对诊断与鉴别诊断有很大的帮助,用纤维结肠镜检查可察看升结肠,盲肠和回肠末段的病变,并可作活组织检查及照相等,对本病诊断有重要价值,病变部可见肠壁僵硬黏膜充血,水肿,触碰易出血,结节状或息肉样隆起,有时可见边缘不规则的潜行溃疡,黏膜活检可有结核结节及干酪样坏死或查到抗酸杆菌是确诊最有力的依据。 3.腹腔镜检查:对腹腔无广泛粘连,而诊断又十分困难的病例,可以考虑做腹腔镜检查,病变肠段浆膜面可能有灰白色小结节,活检有典型的结核改变。
诊断鉴别诊断 肠结核确诊应在肠黏膜组织中证实有结核杆菌的存在,如有下列情况,应考虑肠结核。 1.青壮年患者有肠外结核,尤其是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或原有病灶好转后又复出现结核的全身表现。 2.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右下腹压痛,也可有腹块,原因不明的肠梗阻,伴有发热,盗汗等结核毒血症状。 3.X线钡餐检查发现回盲部有激惹,肠腔狭窄,肠段缩短变形等征象。 4.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对高度怀疑肠结核的病例,如抗结核治疗2~6周有效,可做出肠结核的临床诊断,如病变在回肠末段及结肠者,结肠镜检查及活检有助诊断和鉴别诊断,对诊断有困难者,主要是增殖型肠结核,有时需剖腹探查才能确诊。 鉴别诊断 1.克罗恩(Crohn)病:本病的临床表现和X线钡餐表现有时可与肠结核相似,容易造成误诊,但两者仍有一些不同之处以资鉴别: (1)肠结核多伴随其他器官结核。 (2)肠结核并发肠瘘 ,出血,肠壁或器官脓肿 的机会比Crohn病少。 (3)X线检查结核造成肠道的缩短比Crohn病更明显,病变单纯累及回肠多见于Crohn病,而仅累及盲肠则多考虑为结核。 (4)内镜检查 肠结核的溃疡常呈环形,而Crohn病的溃疡多为纵行,裂隙状溃疡及铺路石征多见于Crohn病。 (5)组织学(最重要的鉴别)肠结核可在肠壁或肠系膜淋巴结找到干酪坏死灶或结核杆菌而Crohn病则否。 (6)抗结核治疗肠结核有效,但Crohn病效果差。 (7)肠结核手术切除病变后的复发率比Crohn病低,Crohn病术后复发率在5年内一般达50%。 2.结肠癌 :本病因有腹痛 ,腹泻 ,腹块及进行性消瘦,苍白等表现,必须和肠结核加以鉴别,鉴别要点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1)发病年龄一般比肠结核大,常在40岁以上,且无肠外结核病变证据。 (2)病程有进行性发展趋势,一般无发热,盗汗等毒血症表现,而消瘦苍白等全身消耗症状比较明显。 (3)腹块开始出现时往往可以推动,其粘连固定不如肠结核显著,压痛常缺如,但表面呈结节感,质地较坚硬。 (4)X线检查的主要发现是病变部位有钡剂充盈缺损,但涉及范围较局限,不累及回肠。 (5)肠梗阻 更为常见,且出现较早。 (6)纤维结肠镜 检查可窥见肿瘤,在直视下取活检及细胞刷涂片 均可证实结肠癌诊断。 3.肠淋巴瘤 :肠淋巴瘤为一般状况,恶化比肠结核迅速,腹块出现较早,X线显示扩张肠段黏膜皱襞有破坏,可伴有浅表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肺门淋巴结肿大,抗结核治疗无效,如果病变在回盲部,结肠镜检查并活检往往会有阳性结果,倘若临床鉴别十分困难,应及早手术探查。 4.阿米巴或血吸虫肉芽肿:肠阿米巴病或血吸虫病 在其慢性期可以形成肉芽肿病变,特别是病变涉及回盲部者,常与肠结核的表现相似,应加鉴别,但是这些患者经追询病史均有流行病学和感染史,其脓血便均较肠结核为明显,大便检验可以查到阿米巴滋养体,包囊或血吸虫卵,必要时进行粪便孵化找血吸虫毛蚴,通过纤维结肠镜检查可窥见相应的病变,特异性治疗能够获得疗效。 5.溃疡性结肠炎 并发逆行性回肠炎:两者鉴别一般并无困难,本病的临床表现以脓血便为主,这在肠结核极为少见,溃疡性结肠炎如涉及回肠者,其病变必累及整个结肠,并且以乙状结肠,直肠最为严重,做直肠或乙状结肠镜与活组织检查可不难作出诊断。 6.耶尔森菌肠炎:耶尔森菌最常侵犯末端回肠,使肠壁增厚,肠黏膜炎症改变,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其表现与回肠结核相似,但耶尔森菌肠炎病程短暂,能自愈,与肠结核可以区分,如果在急性期取粪便,血液或组织标本培养,该菌可能阳性,血清凝集试验测定抗体滴度升高对诊断该病亦有帮助。 7.其他:一些少见的疾病例如肠道非典 型分枝杆菌病(多见于AIDS患者),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梅毒 侵犯肠道,肠放线菌病 消化性溃疡 与胆道感染等,根据病史,体征和有关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相应的辅助检查等可与肠结核相鉴别。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