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产后精神病

产后精神病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产后精神病的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产后精神病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众多研究认为其发病的相关因素与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有关。

1.生物学因素

(1)产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是其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分娩后胎儿胎盘娩出,血液中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迅速下降,于产后1周内可达到非孕期水平,此生理特点恰与PPD发病的高峰期相吻合,近来有学者采用小剂量雌,孕激素防治PPD取得了明显效果,这将有助于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

(2)有研究显示产后HCG水平明显下降,催乳素水平迅速上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改变,甲状腺功能低下均与产后发生PPD有关。

(3)另有研究发现,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水平降低与产后忧郁症有关,而这类神经体质增加又与产后躁狂症 有关,并认为产后β-内啡肽迅速下降,而α2-肾上腺受体升高与产后忧郁症也有关。

(4)本次分娩因素:临产时间较长,产钳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 ,感染,泌乳不足或新生儿因素如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 等,孕产期有并发症与合并症者产后忧郁症的发病率也增高。

2.心理因素 研究发现妇女在孕产期均有心理变化,感情脆弱,依赖性强等变化,故孕产期各种刺激都可能引起心理异常,除上述因素外,非计划妊娠,对分娩的忧虑,恐惧,胎婴儿的健康,婴儿性别非所愿,对成为母亲照料孩子的焦虑等均可造成心理压力。

3.社会因素 国内外研究表明,婚姻破裂或关系紧张,夫妻分离,家庭不和睦,生活困难,缺少丈夫和家人及社会的关心帮助,文化水平低,围生期保健服务少等均可能是PPD发病的诱因。

(二)发病机制

据研究,产后精神病与双相型情感障碍 家族史,既往双相型情感障碍史,初产妇,丈夫支持不良等因素有关,说明产后精神病的发病与遗传,社会心理因素,人格缺陷,躯体因素及产后积累的激素变化有关,有人认为强迫型人格和不成熟人格妇女容易发生产后精神病,Wieck等(1991)提出了内分泌机制,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可通过产后即可采用吗啡刺实验来预测,产后脱水 吗啡实验显示激素分泌增加的产妇最容易发生产后精神病,但该实验未能被Meakin等(1995)所重视。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相关阅读

产后精神病病因文章

猜你感兴趣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