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肠道血管畸形

肠道血管畸形 疾病

疾病首页 疾病知识 在线问诊 找医院 找医生 找药品 文章解读

肠道血管畸形就诊指南

典型症状

肠出血 肠管出血

  • 建议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外科

  • 易感人群:

    无特定的人群

  • 传染方式:

  • 治疗方式:

    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常见问诊内容

血红蛋白 剖腹探查 血管造影 造影检查 肠镜 内镜检查 胃镜

重点检查项目

反复间断出血和慢性少量出血者,血中红细胞总数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均下降;大便潜血实验阳性。 1.选择性肠道血管造影 1960年以来选择性或高选择性血管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其诊断率可达75%~90%,血管造影中血管畸形可分为3型:Ⅰ型为动-静脉吻合或黏膜下血管发育不良;Ⅱ型为血管错构瘤;Ⅲ型为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如系遗传因素所致,则称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也称Osler-Weber-Rendu综合征),血管造影后的主要征象有: (1)异常增多的血管丛,结构紊乱。 (2)末梢血管蜘蛛状扩张及迂曲。 (3)动脉期静脉早显影,呈“双轨”征,提示动-静脉间有分流存在。 (4)出血期可见造影剂外溢积聚在肠腔内。 (5)静脉期显示肠系膜缘一侧的肠壁内静脉扩张,迂曲。 2.内镜检查 1970年以后,随着内镜的发展及操作者技术的提高,电子胃镜 ,小肠镜 ,结肠镜等内镜检查已成为诊断血管畸形的首选方法,近年来开展的胶囊内镜检查对小肠血管畸形诊断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但血管畸形在内镜下可分为: (1)局限性型(Ⅰ型):呈局限型血管扩张,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楚,包括区域内的血管扩张 (Ⅰa)和蜘蛛痣样血管扩张(Ⅰb)。 (2)弥漫型(Ⅱ型):血管扩张呈弥漫性,范围广,色鲜红,与正常黏膜分界较模糊。 (3)血管瘤样型(Ⅲ型):呈紫红色或灰蓝色团块,稍隆起于黏膜面,与周围正常黏膜分界清楚。 3.核素显影 以99mTc-红细胞行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肠道血管畸形所致的活动性出血的定位诊断较为敏感,但不能定性诊断,只可作为血管造影及内镜诊断的辅助方法。 4.手术探查 对肠道血管畸形出血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有提议对50岁以下反复出血者应尽早手术,可采用术中内镜和(或)术中血管造影来帮助寻找病灶。

诊断鉴别

诊断标准 1.临床特点。 2.选择性肠道血管造影。 3.内镜检查。 4.核素显影。 5.手术探查。 鉴别诊断 主要是和其他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相鉴别。 1.消化性溃疡 本病为慢性,周期性发作的疾病,常表现为节律性疼痛,伴反酸,嗳气,多于秋冬,春季发作,钡餐,内镜及血管造影检查 等可与血管畸形鉴别。 2.消化道肿瘤 如胃癌 ,小肠淋巴瘤 ,结直肠癌 等,亦可表现为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可大可小,依肿瘤部位,大小,性质而定,还常有食欲不振,消瘦,腹痛 ,腹胀 等表现,X线钡餐检查,内镜加活检检查及血管造影 可确诊,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 。 3.胃,肠息肉 亦可仅有消化道出血而无其他临床表现,内镜加活检组织病理检查及X线钡餐检查可与血管畸形鉴别。 4.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如血管畸形表现为急性大量上消化道出血 时应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消化道大出血相鉴别,肝硬化多有肝炎 ,血吸虫病 ,酗酒等诱因,且有凝血机制障碍,黄疸 ,食欲不振及肝功能损害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肝功能异常,凝血机制障碍等,钡餐或胃镜 检查可发现食管下段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等可与血管畸形鉴别。 5.急性胃黏膜病变 本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如脑外伤,药物刺激,各种应激状态等,多为急性起病,急诊内镜检查 多可确立诊断,易与血管畸形鉴别。 6.其他 血管畸形出血时尚需与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肠结 核等疾病相鉴别,根据上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内镜,血管造影等一般可发现明确的病变。

猜你感兴趣

相关症状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