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痹证治疗法 1.外治法 (1)威灵仙60克研末,葱白30克捣烂,用醋适量共调成糊状,外敷贴于痛处。 (2)丝瓜络30克,地龙20克,莱菔子12克,共捣烂,外敷痛处。 (3)乳香、没药各10克,地骨皮15克,车前草20克,共捣烂,用白酒调拌,外敷贴于痛处。 (4)鲜威灵仙500克,松树针90克,甘草50克。水煎,熏蒸并热敷痛处,每日1次,每次1小时。 (5)食盐500克,小茴香120克,研末,共炒热,用布包熨痛处。 (6)川乌头、草乌、松节、生胆南星、生半夏各30克,共研细末,浸酒外擦患处(不可内服)。 2.针灸疗法按不同部位,关节选择相应穴位,也可选阿是穴。 肩部:肩髑,肩髎,肩贞、肩前、肩后。 肘臂:曲池,合谷,天井,外关,天泽。 背脊:水沟,身柱,腰阳关。 髀部:环跳,居髎,悬钟。 股部:秩边,承扶,阳陵泉。 膝部:犊鼻,梁丘,阳陵泉,膝阳关。 踝部:中脉,照海,昆仑,丘墟。 行痹者,加隔俞、血海。痛痹者,加肾俞、关元。着痹者,加足三里、商丘。热痹者,加大椎、曲池。 操作:行痹、热痹者,用毫针泻法浅刺,并可用皮肤针叩刺。痛痹者,多灸,深刺留针,可兼用隔姜灸。着痹者,针灸并施或兼用温针、皮肤针和拔罐法。 (仅供参考,详细情况询问医生)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